入夏以來,氣溫的持續走高,讓不少的蔬菜都不幸“夭折”,產量的相對減少導致了三亞市蔬菜在價格上有小幅上漲。16日,記者走訪了全市多家農貿市場后發現,不僅本地蔬菜有小幅上漲,外地蔬菜的價格也處于高位狀態。
對于菜價的小幅上漲,菜農向記者道出了其中原因。15日23點,鴻港市場門口擠滿了運菜過來的本地菜農,主要種植空心菜的符大姐告訴記者,“這些天,三亞天氣炎熱,家里種的空心菜的產量明顯減少了很多。雨水少、天氣熱,田里的青菜遭到暴曬后部分都枯萎了。鄰居家種的豆角、茄子也都大量曬蔫掉。天氣涼快時,家里的3畝地能產上百斤的菜。現在一次只能收幾十斤,便宜時一斤空心菜只要7毛或8毛錢,現在批發價可以賣到1元錢一斤。”
“天氣那么熱,人在太陽底下長時間干活簡直受不了。所以人工費也提高到了250元一天,從而造成成本的增加,菜價相應就升高了。”菜農阿彪告訴記者。
外地菜農也向記者反映,由于天氣炎熱,從大陸運到海南的青菜在保溫工作方面要下大功夫。一路由北往南,氣溫越來越高,青菜在車廂里容易腐爛,600斤的青菜運到三亞要壞掉50斤,有時甚至更多,壞掉的青菜越多成本就越高。
在第一農貿市場,記者看到,空心菜3元/斤,小白菜3.5元/斤,菜心3.5元/斤,娃娃菜5元/斤,地瓜葉2.5元/斤,香菜12元/斤。外地菜上海青3元/斤,西蘭花6元/斤,第二農貿市場的西蘭花則比第一農貿市場貴1元,菠菜6元/斤;茄瓜類的西紅柿4元/斤,荷蘭豆8元/斤;根莖類的蓮藕6元/斤,生姜9元/斤;而蔥蒜類的小蔥要5元/斤,韭菜花則高達12元/斤。
記者從物價局的網站上了解到,本周,22種蔬菜綜合零售均價為3.40元,較上周微漲0.29%,已連續五周上漲,累計漲幅達6.25%。與上周相比,9種品種價格下降,10種品種價格上漲, 3種品種價格持平。降幅較明顯的品種主要有西紅柿、冬瓜、土豆和大白菜,分別下降3.52%、1.83%、1.54%和1.49%;漲幅較明顯的品種主要有圓白菜、蒜苔、長豆角和韭菜,分別上漲6.0%、3.91%、2.86%和2.61%;上海青、白蘿卜和胡蘿卜價格持平。(三亞日報)
來源:三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