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楊梅不吐核,這仍是不少老一輩寧波人的習慣,因為民間傳說毛茸茸的楊梅核在腸道內翻滾,能把肚子里的臟東西都順便帶出來。這樣的謠傳其實挺害人,因為醫院里每年都會有吃楊梅核引起腸梗阻、甚至腸胃穿孔的病人。這不,前幾日某醫院又轉來一位楊梅核引起腸梗阻和穿孔的患者,如不及時醫治甚至會危及生命。
這名中年男子來自寧波慈溪。6月12日,他吃了30來顆楊梅。晚餐時又吃了幾個湯圓。次日凌晨4時左右,他感到左下腹疼痛,但并沒有引起重視,早飯后就按時上班去了。
14日凌晨,他感到腹痛、腹脹難忍,呈陣發性加劇,排氣排便停止,這才到當地醫院就醫。醫生考慮是腸梗阻,以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了4天,癥狀仍未改善。
18日清晨,他被家人轉到李惠利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發現,他的乙狀結腸內有顆粒樣團狀物梗阻。經詢問,男子說因為當地居民吃楊梅有不吐核的習慣,自己琢磨著吃點核清清腸,便把幾十顆楊梅連核一起囫圇吞下了肚。醫生這才知道腸梗阻的原因,趕緊送他進了手術室。
手術中醫生發現,這位男子腸腔中等積氣擴張,腸壁水腫,乙狀結腸近端破裂,大量楊梅核等腸內容物流出。只能先徹底清洗后進行腹壁造口,待腹腔、腸管炎癥完全控制后,才能再次進行手術修復。
主刀醫生吳勝東告訴記者,吃楊梅核引起腸梗阻或穿孔病人基本上每年都可遇到,如果腸梗阻穿孔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消化內科黃詩良醫生告訴記者,楊梅本身有一定的菌群調節功能,但楊梅核能清腸純屬無稽之談。而且楊梅核比較堅硬,老人、小孩和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千萬不要吞咽,尤其是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吞下去后容易引起出血、穿孔等并發癥;胃潰瘍、消化道疾病、腸道炎癥的患者,腸道通常相對較狹窄,吞楊梅核容易導致積壓,導致腸梗阻。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