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做好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并研究決定完善農產品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會議確定,在保護農民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從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種推進補貼試點,當產品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補貼農民,保證農民基本收益;當產品市場價格升高導致物價總水平上漲過快時,補貼低收入群體,保障基本民生。
業內人士稱,這正是當前推進中的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的重要內容。由于其直接補貼的特點,業內也稱之為"直補"政策。其和之前的"臨儲收購"完全不同,將推動棉花、大豆價格真正走向市場化。而本報記者掌握的最新消息顯示,棉花直補政策細則不久就將面世。
直補政策細則或加速推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并明確要求在今年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
據此,直補政策加速推進。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通知,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及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按照相關流程,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相關地方正在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上證報記者從一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日,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牽頭的一個調研小組已經深入到新疆等棉花生產基地調研,就直補政策細則聽取行業人士意見,棉花直補政策細則不久就將面世,而大豆直補政策細則有望于秋收前出爐。
中糧期貨分析師張立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直補政策方面的表態和此前的措辭基本一致,但無疑將加速直補政策細則的出爐。
對于細則的具體內容,市場也充滿期待。邁科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劉毅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建議在細則中將一些問題明確,比如按什么原則進行直補,是種植面積,還是產量;目標價格是皮棉交易價,還是籽棉折合皮棉價;內地省份一些重點棉區能否納入補貼范圍。"如果國家僅對新疆棉區進行補貼,內地省份不在補貼之列,內地省份的棉農收益將下滑,將直接造成植棉面積下降。"大豆、棉花內外價差有望回歸正常
來源:博易大師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