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副部長牛盾26日表示,中國將加強漁業產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水產品安全,提高水產品出口水平和水產品出口質量。
中國漁業廳、局長座談會26日在海洋與漁業大省福建舉行。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說,中國將進一步促進現代漁業建設,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證對城鄉居民水產品的有效供給,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食物安全。
他說,在確保對城鄉居民水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還要提高水產品出口水平和水產品出口質量,去年中國水產品出口達200億美元,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升,受到輸入國市場的歡迎。
牛盾還表示,中國將大力加強和推動遠洋漁業的發展,遠洋漁業代表中國漁業“走出去”的戰略方向,中國將進一步支持遠洋漁船的更新改造,加快境外遠洋漁業綜合基地建設,積極開拓新漁場,繼續推進中國-東盟、中國-印尼多邊及單邊漁業項目合作,擴大境外水產養殖規模。
是次座談會主要研討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并重點交流福建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經驗。全國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漁業廳局長、農業部有關司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中國水產學會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
從2001年開始,福建水產品質量安全連續14年納入省委、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范疇。福建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緊緊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目標,落實監管職責,嚴格執法查處,不斷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確保水產品質量穩定在較高水平。
2013年,福建全省未發生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產地水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9%。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告訴記者,福建通過建立信息監管系統,強化質量安全全程控制,加強上市水產品標識管理,為每一件水產品佩戴“身份證”,實現水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目前,福建全省已有大黃魚、鮑魚等9類水產品、40家養殖企業納入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年銷售可追溯水產品1500噸以上。(代陽)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