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是豬血、鴨血,吃到嘴里的實際卻是牛血。最近,富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了3個食用血產品制售“黑窩點”,兩個用牛血冒充豬血、鴨血,1個用豬血冒充鴨血。每天約有1000余斤流入農貿市場和火鍋店。
無證生產經營食用血
豬血、鴨血都是牛血冒充的
第一個“黑窩點”在6月9日晚被查處。
章某(女)經營的“豬血”加工點,位于富陽市城郊接合部毛竹山附近一個農家小院里。章某在這里無證經營已經兩年多,執法人員在現場查獲了牛血原料100余斤,方形成品“豬血塊”300多斤,用大碗做的圓形“鴨血塊”50多塊。實際上,這些豬血、鴨血都是用牛血做的。
原來,章某從2006年開始加工豬血,曾經辦理了營業執照。2011年,因為加工場所的衛生條件不符合生產要求,衛生許可證過期后沒能換證。2012年底,營業執照被吊銷,但他仍然偷偷加工食用血產品。
在執法人員查處時,現場的衛生環境依然非常差,地面上有積水、污泥,十幾個裝血塊的塑料桶桶身也都污跡斑斑,地面堆放著用來做形狀的大腕,看起來也并沒有經過清洗。
章某用牛血做“豬血塊”,已經有兩年左右。
以前,章某都是從大源、新登的屠宰場購進豬血原料加工豬血塊。2012年開始,因大源、新登屠宰場的豬血原料緊張,章某到大青屠宰場采購些牛血作補充,和豬血混用加工“豬血塊”。賣了一段時間這樣的“豬血塊”,章某發現沒出什么問題,而且牛血原料供應有保障,她就不再采購豬血,索性以牛血代替豬血加工血塊,但在銷售時仍謊稱是“豬血塊”。同時章某還將牛血用大碗做成一些圓形血塊,稱其為“圓血”。
因為是非法生產,章某都是晝伏夜出,白天加工點大門緊閉,晚上七八點前,她就到屠宰場接好一桶牛血(100斤左右)運回加工點,做成方形“豬血”、圓形“鴨血”,凌晨三四點,帶著加工好的血塊(300斤左右),去城東市場擺攤賣“豬血、鴨血”(批發為主),早上八點之前收攤回家休息。
章某的這個“黑窩點”很隱蔽,執法人員兩次從其門前經過,都沒有發現。這一次,執法人員連續蹲守兩夜,才將其查獲。
章某加工的方形“豬血塊”,按斤賣,每斤0.7元-0.8元,大碗做的“圓血”,按塊賣,0.6元/塊,每塊大約4兩重。章某說,雖然“圓血”做起來比較復雜,成品率較低、浪費較大,但折算起來,還是比做“豬血”利潤高一點。她在市場里賣“圓血”,一般會跟客戶說明是“圓豬血”,但有些飯店、小吃店指明要這種“圓豬血”,買回去當成“鴨血”賣。
近段時間,章某每天能賣出三百斤血,而在秋冬季,火鍋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賣出四五百斤這種牛血做的血塊。
牛血冒充的血塊可以食
卻涉嫌欺騙消費者
在查處了一個“黑窩點”后,執法人員順藤摸瓜,對城東市場里另外兩個豬血銷售攤也做了調查,結果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牛家莊附近由金某經營的加工點,也是用牛血做方形“豬血塊”和圓形“鴨血塊”。金某承認,銷售時稱方形血塊為“豬血”,而對“圓血”如果顧客不問,他也不主動說明。如果顧客指明要鴨血,他會告知沒有,并且會問顧客要不要“圓血”。而在皇天畈附近由章某(男)經營的加工點,用的是豬血原料,但也在加工“圓血”,章某銷售時對“圓血”的說法和金某一樣。
“我們統計了下,這三家出去的血,每天大概有1000多斤。”執法人員表示,考慮到近幾年在食用血中加甲醛、硼砂、工業鹽等問題頻繁爆出,他們還專門對三個加工場所內的牛血豬血原料、所使用的鹽和添加劑等進行了細致清查,未發現添加非食用物質現象。
牛血做成“豬血”、“圓豬血”變身“鴨血”,雖然可以食用,但這種行為涉嫌以假充真、欺騙消費者,富陽市場監管局城西所已經進行了立案查處。根據三人交代,這批用牛血冒充的雞鴨血,主要流入富陽市區的小餐館、火鍋店等,富陽市場監管局將做進一步追查。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