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驢作為阜新市的特色產業,近年來,市畜牧獸醫局堅持產業需求為導向,依靠企業、基地、市場和服務四輪驅動,做好發展規劃,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加快品種改良步伐,打造優質肉驢品牌,推動了阜新市肉驢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全市肉驢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41萬頭和15萬頭,阜新市肉驢飼養量和出欄量位居全省各市之首,肉驢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一是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新邱綠鮮原湯驢肉食品加工廠是一家集肉驢屠宰和深加工為一體的民營企業,該廠設計年屠宰加工能力達3萬頭,主要產品是湯驢肉、驢雜等,產品可銷往大連、鞍山、營口及山東、上海等各大城市。目前,該廠已開工建設。阜蒙縣大巴鎮自行培育的大興肉業設計年屠宰加工肉驢3萬頭,目前實際日屠宰加工肉驢50頭左右。龍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必將帶動阜新市肉驢產業迅速發展。
二是建基地,加強品種改良。為突出重點,根據阜新市肉驢分布確定了25個肉驢基地鄉鎮,這25個基地鄉鎮肉驢存欄達14萬頭,占全市肉驢存欄量的53%。重點加強肉驢改良工作,目前阜新市已有肉驢改良站點355個,幾年來累計改良肉驢15萬頭。經過改良的肉用驢,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都有明顯提高。
三是開發市場,拓寬銷售渠道。阜蒙縣大巴鎮建成了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驢交易市場,該市場占地面積70畝,平均每個集日驢交易量都在350—500頭,交易額在60萬元以上,輻射周邊各旗、市的近70個鄉鎮200多肉驢經紀人到大巴市場交易,吸引南到云南北到黑龍江的客商來阜新市考察和洽談肉驢項目。中央電視臺七套節目及省市電視臺、電臺、報社對阜新市肉驢產業的發展非常關注,曾先后數次加以報道,阜新市肉驢產業享譽省內外。
四是強化服務能力,提高飼養水平。根據基地建設需要,市畜牧局組建了市肉驢基地辦公室,指導協調肉驢基地建設。縣、區也相應成立了專業技術指導小組,深入基層,加大對阜新市肉驢飼養戶的技術指導,推廣綜合配套技術。加強對肉驢改良站輸精員的技術培訓和服務,讓每位輸精員都能熟練掌握人工輸精技術,確保受精率在90%以上。今年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5次,培訓技術人員近千人次。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