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陽光無遮攔地灑向大地。7月7日,正值小暑,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從吳忠青銅峽市驅車向賀蘭山西行,一片片葡萄園在車窗外閃過,滿眼翠綠。
“無有張騫通西域,安能佳種自西來。”沿著古絲綢之路,葡萄及其釀造技術先后傳入中國。在吳忠市同心清真大寺,有一塊磚雕刻著兩棵葡萄樹相互纏繞,葉子下墜滿了顆粒飽滿的葡萄。吳忠市志辦主任胡建東說,這是葡萄在寧夏落地生根的見證。
邵崗鎮甘城子釀酒葡萄產業園里,寧夏禹皇酒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鵬圖托起一串葡萄,對青銅峽市葡萄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龐植成笑著說,“今年葡萄長勢不錯!”他預測,今年酒莊的葡萄酒產量接近2000噸,實現產值8000多萬元。
“賀蘭山東麓是世界公認的最佳釀酒葡萄產區之一,可以與法國波爾多地區媲美。”劉鵬圖如數家珍:緯度在北緯37度-39度之間,地處世界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便利的黃河灌溉條件既彌補了降雨量的不足,又可以有效控制不同生長期的用水需求。
吳忠市委書記趙永清說,“吳忠農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推進投資拉動、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做精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堅持用工業化理念做大農業,發展優質大米、釀酒葡萄等特色產業。”
珍惜自然的賜予,才能釀出醇厚的美酒。為保證品質,禹皇酒莊自建了8205畝優質釀酒葡萄生態園,種植赤霞珠、蛇龍珠、梅鹿輒等品種,并引進了意大利先進的冷凍、過濾和灌裝線。葡萄園里,記者看到地上覆蓋著一層黑色的薄膜。這種地膜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并給葡萄反射更多熱量,既環保又節省人工成本。
龐植成學的是栽培釀酒技術,自2009年青銅峽大力發展釀酒葡萄產業后,他干上了老本行。他笑著告訴記者,“1998年以前,青銅峽的葡萄種植面積僅2萬多畝,目前已經達到了12.6萬畝,面積和產量均占寧夏的四分之一。”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助力。據統計,2009年以來,青銅峽市累計給予釀酒葡萄產業支持資金2.6億元。
按照寧夏的總體規劃,到2020年,賀蘭山東麓將形成總規模達100萬畝的葡萄產業帶,形成有競爭優勢的釀酒葡萄產業。目前,國內葡萄酒三大巨頭張裕、長城、王朝及保樂力加等國際品牌紛紛在這里搶灘。
自西域傳來的葡萄,在中國落地生根,如今又帶著“賀蘭山東麓”的印記走向世界。這里生產的葡萄酒榮獲100多項國內外大獎,賀蘭山東麓葡萄蜚聲海外。
“6月份,我們的一款葡萄酒在英國《品醇客》2014年世界葡萄酒大賽上獲得銀獎,這個獎含金量是很高的。”劉鵬圖語帶自豪,“我今天下午坐飛機去北京,參加法國藝術家沃爾蒂作品中國巡展,將展示我們的藝術酒標和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酒。”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葡萄酒市場潛力巨大。寧夏葡萄酒企業家有個夢想,擴大品牌知名度,大力開拓市場,讓賀蘭山下的葡萄美酒進入更廣闊的市場。
來源:中國葡萄酒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