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菜可真便宜,前幾天下班逛市場,看到黃瓜都幾毛錢一斤了。”最近,長春市民趙女士覺得菜籃子“輕”了不少,這讓喜歡烹飪美食的她挺高興。
進入夏季以來,長春的菜價也越來越親民了,經常逛市場的主婦會發現,早晚市上甚至可以買到每斤1元以下的蔬菜。業內指出,7月份以來本地菜大批量上市拉低了菜價。專家預計6月份cpi漲幅或與5月持平。
1問·現在菜市啥樣?
早晚市的菜論“毛”計
8日早上,長春剛下過一場急雨,在近埠街附近,蔬菜攤主王先生早早就把自己的蔬菜攤擺開了。
“你看這菜都是新上的,新鮮著呢!”王先生一邊推銷著,一邊把網兜里的油豆角一點點倒出來,往攤位上擺。他的攤位上,西紅柿2元/斤,油豆角1.5元/斤,茄子1元一斤,價格都很親民。
“今天早上下雨,沒去上早市,要不早市上的菜都幾毛錢一斤的。”旁邊一個挑菜的大娘說著。
很多長春市民都感受到了最近菜價的下降。趙女士也說,晚上下班去四道街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黃瓜都是5毛錢一“收”,水蘿卜8毛錢一斤,洋蔥6毛錢一斤,茄子1元錢一斤。“蔬菜都論‘毛’賣了,好久都沒這么便宜的菜了。”趙女士感嘆。
2問·市民有啥感受?
吃火鍋 20多元能買一堆菜
菜價便宜了,市民吃火鍋的話,買菜的成本也降了不少。
在近埠街市場里,蔬菜攤主闞女士說,現在葉菜價格都很低。油麥菜1.5-2元/斤,菠菜這幾天漲了點,賣到3-3.5元/斤,大白菜1.5元/斤……“吃火鍋這幾樣菜,比上個月每斤都便宜了0.5-1元錢,這要放冬天,哪樣不都得賣到四五塊錢1斤!”
她說,前天晚上一個顧客想吃火鍋,買了一大堆菜一共才花了20多元錢,“當時他還說呢,冬天要這么吃,怎么也得花個四五十元,現在吃菜可真便宜!”
按照長春市價格監督檢查局監測處對長春五大農貿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與上周一(6月30日)相比,本周一(7月7日)監測的12種蔬菜中有3個品種價格上漲,5個品種價格下降,4個品種價格持平。
其中大白菜、芹菜、韭菜均價分別為1.20元、1.50元、1.70元,與上周一相比上漲0.04元、0.10元、0.10元;青椒、豆角、西紅柿、茄子、甘藍均價分別為2.40元、2.80元、2.50元、1.36元、1.00元,與上周一相比下降0.20元、1.90元、0.10元、1.24元、0.20元;尖椒、黃瓜、蒜薹、土豆均價與上周一相比持平。
3問·蔬菜為啥便宜?
本地菜唱“主角” 低價或持續
闞女士說,進入7月以來,長春市場上銷售的菜普遍都是當地的蔬菜。“之前還多是賣大棚里的菜,現在都是大地里的菜了,前一陣長春持續高溫,本地的蔬菜集中上市了,價格就便宜了。”闞女士說,以他們的經驗來看,長春的本地菜還能賣上1個多月,這期間批發市場的菜都是本地提供,不用去外地運,物流成本都低,所以蔬菜低價還會持續下去。
不過闞女士也說,一些天氣因素也可能影響菜價的波動,“今天早上去上貨,菠菜就貴了1塊多錢,估計是下雨的原因。”
4問·經濟形勢咋樣?
6月份cpi漲幅或與5月持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告訴記者,預計6月cpi同比上漲的幅度和5月份相同。“估計同比會上漲2.5%,因為6月cpi的翹尾因素與新漲價因素和5月基本持平。而在新漲價因素中,影響最大的食品價格里既有上漲的種類,也有下降的種類,所以變化不大。”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國家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支持、積極改善農產品物流體系,同時央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當的貨幣流動性對物價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從各類商品同比變化來看,禽蛋、糧食、水產和肉類價格同比繼續不同程度的上漲,食用油、鮮菜價格繼續下降,分別下降4.67%和4.01%。豬肉價格同比降幅較上月擴大,牛羊肉價格同比降幅縮小,帶來肉類價格對物價同比變動的影響重返負值,總體來看食品價格對cpi的影響基本和上月持平。”馬文峰說,預計6月份cpi漲幅與5月份持平。
記者 李冰 實習生 段丹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