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西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臺。《行動計劃》提出,我省今年將加強進口食品農產品監管,全面實行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乳制品生產企業注冊。這也意味著,達不到注冊要求的企業將被淘汰,一些小的境外生產企業將面臨出局。
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問題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監管是否到位至關重要。
事實上,去年我省就曾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食藥監部門將在全省選擇一些市、縣,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藥店專柜銷售試點,實行專區專柜銷售。
昨日發布的《行動計劃》更是從乳制品源頭上嚴把關口。《行動計劃》提出,我省今年要全面實行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乳制品生產企業注冊,嚴禁未注冊或未備案企業向境內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同時公布并實時更新取得許可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進口商及產品名錄。
此外,我省還將按照國家部署,探索進口注冊的“前置監管”措施與口岸查驗手段的結合應用。
按照相關規定,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生產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對原料乳粉、乳清粉和出廠產品等實施全項目批批檢驗。不得以委托、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對距保質期不足1個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應及時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等處理措施。對不合格和過期、變質嬰幼兒配方乳粉,應當采取退市和無害化處理措施。
此外,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還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同時,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必須已罐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行動計劃》指出,我省還將開展質量信用評價,探索建立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發布企業產品質量“紅黑榜”,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記者 趙偉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