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來到了興化市安豐鎮的“中國河蟹第一市”,這是一家大型的水產交易市場,共有經營戶一兩百家,這個季節河蟹還沒有上市,這里主要以交易現在最熱的水產龍蝦為主,銷售量非常大。
調查中記者發現,和之前的情況類似,所有經營戶在分揀龍蝦的工程中,都將死龍蝦集中到了一起。一位龍蝦經營戶告訴記者,死龍蝦也有用途的,有人來收,兩塊五到三塊錢一斤,各家的情況略有差別。
在調查中,一名特別積極的男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才到中午,他已經收集了10多筐的死龍蝦。這名男子說,死龍蝦與活龍蝦不同,越小越值錢,小的是兩塊五一斤,再中等一點的兩塊錢,大的最不值錢,一塊錢一斤。擠蝦仁就是要小的,小的里面全是肉,90%或者80%都是肉。大的好看但沒用,出肉少,里面最多擠30%分量出來。
除了這名男子,市場里還有一家經營戶也在專門收購死龍蝦,臨近中午,這里也收到了大量的死龍蝦。收購死龍蝦的女攤主告訴記者,死龍蝦就是擠蝦仁用的。
兵分兩路追蹤都進了食品廠
那么,這些死龍蝦會被送到哪里呢?記者兵分兩路跟蹤這兩路死龍蝦的去向。
下午兩點,在市場收購了一上午死龍蝦的男子開著機動三輪車裝滿死龍蝦離開了市場,行駛20多公里后,來到了鹽城市鹽都區的一家海亞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大型的食品加工企業。辦完手續后,死龍蝦被送上機器進行加工。
死龍蝦被加工熟并冷卻以后,下一個流程就是剝蝦仁了。工人表示,現場一部分是死的(龍蝦),一部分是活的(龍蝦)。
就在這家企業里,記者遇到了另一名來送死龍蝦的男子,他告訴記者,他當天送來的死龍蝦有400斤左右。之前蘇北的死龍蝦事件被曝光,看起來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名男子對記者這樣說道:“收死蝦不能瞎說啊,有記者啊,不要講,公開的秘密,誰都知道,就不說,人家問我,我說是活的,用冰把它砸死的”。
記者:“實際上呢?”
男子:“實際上就是死蝦子哎。”
與此同時,另一路記者也在跟蹤這輛廂式卡車,與前者相比,這家送出的貨要更多。卡車行駛100多公里,來到了鹽城大豐市的鹽城亞歐海產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的規模同樣也不小。
在這家企業里,記者還遇到了另一名前來送貨的蝦販子。蝦販子表示干他們這一行的,都知道興化市安豐鎮的國蟹市場有人專門收購死龍蝦。
當地質監部門將進行追查
隨后,鹽城亞歐海產有限公司否認了有死龍蝦進入該企業,但企業的“外來車輛登記記錄”上卻清楚顯示著,牌照尾數為876的卡車曾經進廠送貨,而這輛車正是記者跟蹤的裝有死龍蝦的卡車。目前,質監部門正在對亞歐海產做進一步調查。
第二天,記者又聯系執法人員來到鹽城市鹽都區的海亞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同樣,這家企業也表示,自己一個死龍蝦都沒有收。但在此前,暗訪鏡頭已經清楚記錄下了這家企業從收購到加工的全過程。
執法人員進入生產車間里檢查發現,這里到處布滿了蜘蛛網,蒼蠅亂飛,衛生條件惡劣。而包裝好的蝦仁還全部是用英文標識的,但這家企業其實沒有出口權,而在這種還沒有裝入蝦仁的外包裝上,已經打印上了生產日期,更是明顯的違規行為。
那么,這家企業的產品究竟是賣往哪里的呢?企業一位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說法:自己其實就是內銷,包裝上全是英文,只是因為這是以前客戶的袋子,沒用完。
在企業的生產車間里,執法人員還發現了明顯有質量問題的、已經包裝好的蝦仁。公司負責人解釋說,這些是次品龍蝦, 是死的,用來喂魚的飼料。
鹽城市質監局鹽都分局執法人員表示,從目前來看,海亞公司問題不小。他們將封存問題產品、并進行抽檢,盡快給出處理結果。參照法律法規,用死龍蝦加工食物的,貨值超過一萬塊錢以上的,沒收產品,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生產的工具,設備,并且處以五到十倍的罰款。(于志兵)
來源:金陵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