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土豬肉、皖南黑豬肉、生態土豬肉……近年來,超市、菜市場、專賣店,這種打著“土字號”招牌的豬肉越來越多,它們名目繁多,大多身價不菲。到底什么是“土豬肉”,它的營養價值是不是真比普通豬肉要高?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采訪。
“土豬肉”遍布市場
在安徽合肥七桂塘菜市場,記者看到三家“土豬肉”攤點。最西邊的一家已經關上了大門,并留有字樣:“正宗大別山散養黑毛豬肉上午售完,最佳購買時間上午八點左右”。而菜場東邊,則是兩家緊挨的土豬肉鋪,分別售賣大別山土豬肉與長豐土豬肉。大別山土豬肉鋪的老板娘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八點多鐘,會有大別山那邊的人開車把豬肉運到合肥,商家們按需采購。當記者問起掛“大別山土豬肉”的字牌是否需要認證時,她表示,只要進貨的渠道同意你掛,就可以掛。
“這都是山上散養的土豬肉,口味好得很。”高新區一家大型超市,銷售人員正在向顧客推銷一種有機黑豬肉。相比于普通豬肉,有機黑豬肉的包裝和身價都“高檔”不少。普通豬肉都放在冷柜散賣,而有機黑豬肉則被獨立包裝成盒銷售。價格方面,以五花肉為例,普通豬肉銷售區,一般的五花肉價格約8元/斤,精品帶皮五花肉價格是15元/斤;而有機黑豬肉的五花肉價格超過30元/斤。其中一個品牌的黑毛豬五花肉標價更是高達每公斤90多元。
“土豬肉”應是“土養”
什么是“土豬肉”?記者采訪多個部門和業內人士發現,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土豬肉”的標準。
合肥市畜牧局相關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對于什么是“土豬”,并沒有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也沒有辦法進行某地“土豬”的認證。“這種土,可能主要還是從養殖方式上來說的。”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