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曝出“過期肉”丑聞之后,消費者如何追償損失也備受關注。中國消費者協會昨天表示,消費者可以根據《食品安全法》向生產者(上海福喜公司)或者銷售者(有關餐飲企業等)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目前,中消協和地方消協正密切關注消費者的訴求,準備隨時給予援助,依法支持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
中消協負責人表示,依據《食品安全法》、《消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規定,上海福喜公司作為食品供應商,銷售過期肉、變質肉的行為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侵害了消費者的安全權。根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如果經過相關鑒定部門鑒定,認為銷售的過期產品確實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則消費者可以向生產者(上海福喜公司)或者銷售者(有關餐飲企業等)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
“不過,可以預想到的是,如果消費者個體來進行索賠,難度不小”,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律師告訴記者,實施索賠將面臨取證等較多困難,個體維權成本很高。因此邱律師建議通過消費者協會以公益訴訟的途徑索賠。“對損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省級以上消費者協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公益訴訟”,邱律師表示,這樣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香港全面禁“福喜”
本報訊(記者楊濱)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昨日表示,即時禁止福喜食品公司所有廠房的食品進口,已進口的食品亦會封存,直至內地的調查有結果。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助理署長李小苑對傳媒說,已即時展開調查,派員到多間連鎖快餐店視察。李小苑說,已抽查約1000個食品樣本的食用日期和衛生情況,初步結果滿意。另有部分樣本送往化驗,現正等候結果。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