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大米的商業化種植或進口,但在湖北武漢的超市里,隨機購買5種大米,其中3種都含有華中農業大學研制的同一類型轉基因成分。含轉大米是如何輕易流入市場的?央視記者深入調查。
轉基因大米
【bt63獲得安全證書 但未許可商業化種植】bt63是由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專利轉基因抗蟲水稻,1999年研制成功,2009年,bt63轉基因抗蟲水稻獲得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并沒有得到商業化種植的許可。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轉基因作物未獲得許可前不允許商業化種植。
【我國大米出廠不檢測轉基因】我國大米出廠標準不含轉基因檢測項,所以監管部門和企業都不會對出廠大米進行檢測,即便有一些大米含轉基因成分,銷售商和消費者都無從知曉。而對許多出口企業來說,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購了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米,導致他們在出口時遭受損失。
【抗蟲水稻節約成本銷路好】bt63轉基因抗蟲水稻在農民中很受歡迎,因能抗螟蟲,可以節省買農藥的錢和打藥的人工費用,每畝能省二、三百元,這對一畝地毛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農民很有吸引力。由于抗蟲稻銷路好,所以種子銷售點都愿意向農民推銷。但這種水稻尚未被允許商業化種植。
【湖南、湖北、安徽、福建都存在轉基因大米】上海某食品加工企業總經理說,根據他們了解的情況:轉基因大米已經擴散,很難收回,一發不可收拾。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帶的米,基本上大部分都被轉基因“污染”掉了。因為市場上大米來源眾多,盡管有檢測環節,企業也是防不勝防。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