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過去,“桑拿天”到來,蔬菜市場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節點。
據農貿城批發大戶老樓介紹,前段時間由于雨水多,本地農田被淹比較嚴重,農貿城市場的上市蔬菜90%以上都來自蘭州、內蒙等地,供應量收緊,多數蔬菜價格保持上揚態勢,脫手較快。
近一周來,本地菜雨季后經過近10天的培育管理,首批蔬菜開始上市,而外地蔬菜除蘭州、內蒙外,河北、山東等地的供應量也開始上升,不僅產地增多,供應量也大增,市場供求較為飽和,絕大部分的蔬菜價格開始下跌,且跌幅達40%左右。如白菜,前期批發價為1.70元/公斤,當前僅0.90元/公斤;包心菜前期批發價為2.20元/公斤,當前為1.40元/公斤;苦瓜前期批發價為2.40元/公斤,當前為1元/公斤;絲瓜由前期的4元/公斤跌至2.80元/公斤;長豆由原來的4元/公斤跌至2.40元/公斤。隨著本地菜上市,外地菜銷勢暫時有所放緩。
市場動態顯示,近期升勢最猛的是雞蛋。管理人員反映,近10多天來,雞蛋價格每天都在漲,一天漲0.20、0.10元/公斤,當前批發價格已漲至10.40元/公斤,創下了近年來的最高紀錄,與去年全年標準8元/公斤相比,整整漲了20%以上。商家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春節前后受疫情影響,全國蛋雞存欄量同比降了約兩成。而養殖戶大多根據當前雞蛋價格的漲跌決定是否補欄,去年年底雞蛋價格跌至低點,養殖戶補欄力度弱,蛋雞存欄量始終處于低位。而隨著疫情的緩解,市場實際需求量放大,而雞苗長成蛋雞仍需要5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差內,市場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供不應求,從而造成了蛋價上漲。據悉,在漲價過程中,部分養殖戶與經銷商惜售囤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蛋價的漲幅。 商報記者洪新年通訊員葉秀玲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