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30日,“長江新螺保護區豚類數字化監測、巡護能力培訓活動”在湖北省洪湖市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宣教樓召開。此次培訓活動是由保護區管理處主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協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資助,nokia (中國公司)捐贈手機和提供長江豚類監測軟件。活動旨在加強保護區數字化管理建設,提高長江豚類監測、救治救護能力,保護珍稀水生野生動物,促進長江和諧。
來自保護區周邊的湖南省臨湘市、湖北省嘉魚縣、赤壁市、洪湖市漁政部門長江片負責人、涉區工程各建設單位環保負責人、豚類監測站監測員、漁民代表以及保護區工作人員約75人參加了培訓。培訓會上,wwf 項目顧問張常智博士介紹了東北虎保護數字化巡護技術(smart),wwf 項目顧問張新橋博士介紹了長江新螺段豚類保護區數字化巡護方案,nokia中國公司陳敏經理對lumia手機、nokia data gathering 軟件進行了講解并現場測試,中科院水生所梅志剛博士講解了長江豚類生態學調查方法——截線抽樣法。針對沿江經濟社會的發展,涉江工程等人為活動的加劇,受傷擱淺江豚事件時有發生的現實,中科院水生所鄭勁松副研究員傳授了豚類救治救護技術。最后,參訓人員就如何做好長江豚類監測和救護與專家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新螺段保護區管理處自2001年建立豚類監測站建立以來,詳細的紀錄了有關豚類的監測數據。隨著長江環境的不斷變化,監測站的監測內容隨之擴展,由單一的豚類監測逐步向豚類、魚類及環境等多元化的資源環境監測轉型。但是,由于監測技術與設備等相對落后,造成監測數據缺乏科學性、完整性、及時性。此次nokia手機監測軟件在長江資源環境監測的運用,以及采用國際上先進的長江豚類生態學調查方法,保護區數字化管理建設將上一個新臺階。同時,通過豚類救治救護技術的提高,保護區內受傷擱淺江豚將會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來源:湖北省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