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喝自釀葡萄酒易中毒”的消息在微博和微信上被瘋狂轉發。消息稱,近日有位湖南的張先生喝自釀的葡萄酒后,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視力模糊,險些雙目失明。醫生稱是因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中毒。自釀葡萄酒真的有毒?哪些制作工序存在安全隱患?記者昨日作了調查。
市場探訪
散落葡萄更受釀酒者歡迎
昨日下午,在四望亭路上一葡萄攤位,記者看到,除了擺放整齊的成串紫葡萄,不少散落的葡萄并沒有扔掉,而是被老板收集起來,放在旁邊的袋子里。
“這些葡萄扔了多可惜,還是會有人買的。特別是那些買回去釀葡萄酒的人,一次能把一袋子都買回去呢。”老板直言,有時還會有市民專門來問有沒有掉落的散葡萄,讓他幫忙留著。
“只要不腐爛,買了成串的回去也一樣要摘下來,還不如買些散的葡萄呢,便宜又方便洗。”正在買水果的市民陳阿姨透露,她每年都會趁葡萄價格最便宜的時候,買些回去釀葡萄酒,其中不少就是掉落的散葡萄。
專家解讀
自釀酒含甲醇易使人中毒
而對此,蘇北醫院營養專家趙綺華醫師表示,自釀葡萄酒容易細菌超標,而且會產生甲醇、雜醇油等不可控制的副產品,并不適合大量食用。
“首先,家里無法像工廠一樣全封閉式消毒,自釀酒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細菌。”趙綺華表示,“釀葡萄酒,就是葡萄糖在發酵,除了乙醇,也會產生甲醇、雜醇油等不可控的副產品。工廠大批量生產時,會有去除甲醇的工藝,但是家庭少量釀制葡萄酒無法做到。”
趙綺華表示,人體攝入了過量的甲醇,就會產生頭痛、眼睛不適等中毒癥狀。“但是,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是醉酒的反應,不會重視。可一旦食用太多,癥狀就會十分嚴重。市民如有類似癥狀一定要盡快就醫。”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