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食用奶油制品請看清配料表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當我們醉心于奶油蛋糕的美味時,當我們面對奶油餅干和面包的誘惑時,你是否知道,這些奶油中相當一部分是人工制造而成,被稱為人造奶油,又稱為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植脂末、人造黃油、人造鮮奶油。它是將植物油部分氫化以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等模仿天然奶油的味道制成。
天然奶油是從新鮮牛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主要成分是乳脂肪,剩下的是水及其他牛奶成分。而人造奶油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人體內很難被分解,長期超量積累會誘發多種疾病。
近年來,歐美很多國家都對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有明確的規定,并且對食品包裝上的標注也有嚴格規定。但我國沒有國家限量標準,消費者在缺乏知情權的情況下,面臨著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威脅。
人造奶油藏身多種食品
記者走訪多家高檔蛋糕店發現,蛋糕造型漂亮、氣味誘人。銷售人員也都坦承,蛋糕上覆蓋的是人造奶油。然而普通消費者卻很少有人關注所購買的蛋糕用的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
袁女士對飲食健康有很高的要求,她總是給女兒買某知名品牌的蛋糕,原因是蛋糕店的銷售人員告訴她,該品牌蛋糕用的是鮮奶油。她說價格雖然貴點,但貴就代表用料好,品質有保證,給女兒吃著放心。記者來到這家蛋糕店,銷售人員說:“我店的蛋糕是用鮮奶油做的,口味特別好。”“是天然奶油還是人造奶油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銷售人員回答說:“是植物奶油,植物奶油比天然奶油更健康,吃后不容易發胖。”原來銷售人員將人造奶油和植物奶油的概念人為進行了分類。
記者在幾家超市調查發現,很多在平常看來美味可口的食品,如奶茶、餅干、面包、巧克力、雪糕等都使用了人造奶油。這些食品的配料表里往往寫著:植脂末、人造奶油、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等成分。
低成本使人造奶油盛行
不知不覺中,人造奶油已偷偷“占領”了我們的胃。為什么那么多食品使用人造奶油,而不使用天然奶油呢?
業內人士介紹,其主要原因是成本問題。每公斤天然奶油的價格在40元以上,而每公斤植物奶油的價格只有十幾元。另外,用人造奶油很出量,如果打發得好,能膨發到原體積的4倍,而天然奶油能打發出2倍就很不錯了。奶油蛋糕用人造奶油做,比用天然奶油做,成本省一半。
人造奶油做蛋糕挺立度好,在室溫條件下能維持1至2天;天然奶油挺立度差,在室溫條件下只能維持2至3小時。天然奶油“嬌貴”,這也是人造奶油被大量使用的原因。
面對商家對人造奶油的肆意使用,中消協呼吁:產品的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焙烤食品加工者有義務清楚明確地標注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
人造奶油的危害
早在10年前,歐洲8個國家就聯合開展了多項有關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茖W家發現,反式脂肪酸很難被身體分解,也無法被代謝出去,一般的脂肪在身體里7天就代謝了,反式脂肪在身體里50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可以代謝。沒有代謝掉的反式脂肪最后只能留在體內,囤積在細胞或血管壁上。
消費者購買食品的時候,首先要看清配料表,選擇健康食品。特別提醒愛吃西餐、蛋糕等食品的消費者,尤其應當注意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記者 曹瑞云)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