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顏六色的彩色大蝸牛,好玩又好吃,便宜賣啦。”昨日在第六海水浴場附近,一名男子向周圍游客兜售彩色大蝸牛。記者走近發現,和平常見到的蝸牛不同,商販箱子里的蝸牛從個頭上就要比平常蝸牛大上許多,最大的身體全部展開后就如巴掌一樣大小。大蝸牛身體的顏色更是非常奇特,通體均為彩色,記者數了一下共有黃、綠、紅三種顏色。此外,記者在浙江路附近的許多海鮮店門口也看到了和浴場售賣的彩色大蝸牛大小相當的蝸牛。在這里大蝸牛被當成了食材。
在新奇好玩之余,許多市民和游客對這種彩色大蝸牛產生質疑,“我從沒見過彩色的蝸牛,肯定是染了色的。”一位游客說道。“前一段時間看新聞說,有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是有毒的,看這個頭跟那個非洲大蝸牛很像啊。”有市民對這種大蝸牛的“身份”感到擔憂。
對此,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顧耘教授認為,自然界里彩色蝸牛非常少見,只聽說在北美洲有種紅蝸牛,還沒聽說過有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蝸牛,彩色大蝸牛或許是可食用的白玉蝸牛食用色素所致。至于市民擔心的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顧教授表示目前市場上可供食用的白玉蝸牛原產地是非洲,不過近年來已經作為食材在中國及亞洲許多地方繁育成功,是經過檢驗檢疫可以上餐桌的,而被禁的非洲大蝸牛是未經檢驗檢疫的外來入侵物種,或含有多種致病菌,是檢疫部門的檢疫對象,一經發現將被立即捕殺。謹慎起見,專家建議不要盲目地接觸和食用這些彩色大蝸牛,如果接觸了應該將手徹底清洗。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