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水果味冰淇淋真是躥紅了一把,一些新品種的水果棒冰成為了新寵,而且因為其價格比較低廉,更受市民喜歡。像東北大板、笨nana等主打水果味冰淇淋的銷售十分火暴。但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其實很多水果味冰淇淋里面并不真正含有水果,而是用添加劑配制的。
物美價廉的水果味棒冰受歡迎
紹興市面上打著水果旗號的雪糕有很多,有的標的是果味雪糕,有的則標著果汁雪糕。到底哪一種含有真正的水果呢?
今年很流行的東北大板自稱是百分之百用果肉制造,它有著“淳樸”的復古外表,但內在卻十分扎實,味道很純。在微博上,吃過的小伙伴是這樣評價的:“草原奶味有一股似曾相識的牛奶味,有點像冰磚;奶油味像奶油凍成雪糕,味道濃郁;草莓味嚼起來有果粒感,就是顏色紅得有點嚇人;巧克力味挺濃,有巧克力棒的味道。”“什么dq、哈根達斯都惹爆了!”記者發現,這款棒冰打的就是純味的旗號,而且價格很低廉,才3元錢一支。
在市區迪蕩的一家超市里,記者看到買東北大板的市民很多。“今年這款棒冰很出名,不僅如此,水果味的棒冰都賣得很不錯。”營業員告訴記者,水果味棒冰相比于奶油棒冰味道要更清爽一些,而且價格比奶油棒冰要便宜不少,大部分在2至3元之間。而奶油棒冰基本都在4元以上。
有些水果味是通過香精實現
市民王小姐有一個5歲的兒子,平日里她不讓兒子吃冷飲,“今天天氣太熱了,我兒子在輔導班考了個第一名,他說想吃冷飲,我就給他買了一個水果味的冰淇淋,仔細閱讀配料我才發現,里面根本不含一點真水果,全是食品添加劑。”王小姐說。
最近,非常流行的水果棒冰笨nana被媒體曝出其并沒有含真正的水果,里面的水果味道是通過添加劑調制出來的,不過成分比例都符合國家標準。
記者發現,這款冰棍口味很多,有哈密瓜味的、香蕉味的等等。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寫有“水果味冰棍的字樣”,但在配料表上,確實沒有加入任何水果的蹤跡。
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小賣部和棒冰批發部發現,除了冰工廠的水果味冰淇淋中的果粒和果汁含量是≧15%,其他很多水果味冰淇淋都是使用水果香精配制,其中有蘋果酸、檸檬酸。
沒有水果,卻自稱是水果棒冰。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在部分水果冰棍配料表的添加劑一欄,并沒有明確標明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而是標了一些編號。對于這個,消費者也直呼看不懂。而企業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符合國家規定。
事實上,按照相關規定,原果汁含量不低于百分之二點五的,可以標注為果汁冰棍,而低于百分之二點五的,則應標注為果味冰棍。
自制水果冰淇淋美味又健康
王小姐告訴記者,雖然這種食品添加劑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但吃多了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尤其是小孩子。“不如自制水果冰淇淋,美味又健康,起碼里面沒有香精、色素、防腐劑、甜蜜素什么的,而且甜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調節。”王小姐說。
其實做水果冰淇淋還是很簡單的,曾經就有市民將剝好的香蕉放進冷凍柜里冷凍,過一段時間拿出來,就成了美味的純天然香蕉棒冰了,口味非常不錯,有興趣的市民可以試試。
假如還想復雜一點,也可以自己在家制作水果冰淇淋。準備些西瓜、芒果、香蕉、桃子、荔枝或其他一些水果,切片后用木棒串起來,放在冰箱里冷凍四五個小時,將冷凍好的棒冰蘸上酸奶、果醬等,就是美味又健康的水果冰淇淋了。
還有將水果榨成汁,放進冰箱冷凍,也可成水果冰淇淋,這些都是操作簡單,但很好吃的冰淇淋,在夏天吃,那是極好的。記者 金丹丹 實習生 王迪平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