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晨報長沙訊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食堂的水果派菌落總數是國家標準上限的300倍,雅禮中學食堂的荷花卷霉菌超標……8月5日,長沙市食安辦公布“2014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情況通報及形勢分析”,88個批次不合格食品被曝光。
上半年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數據顯示,長沙食品安全總體狀況均衡穩定、安全可控。1-6月,全市共完成食品檢驗檢測68426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8.55%。
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長沙市質監局抽查結果顯示:乳制品質量最穩定,已是3年抽檢未發現有不合格情況;其次食用油、調味品、豆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糖果、水果制品,合格率均超過全市平均合格率;方便食品質量安全最低,合格率僅為75%。在流通領域,市工商局重點對高風險食品及消費者投訴較多的食品進行抽檢,其中米粉、蔬菜制品、桶裝水、休閑食品、水發制品、臘制品等的合格率均低于85%。主要不合格項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其次是山梨酸、脫氫乙酸、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超限量標準。
“藥物殘留仍然突出。”長沙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已禁用的農藥“克百威”被檢測出7個批次,主要集中在普通白菜、豇豆、辣椒、黃瓜等,來源地為海南、湖北、四川等。此外,還檢出11批次孔雀石綠殘留水產品樣品,主要來源于廣東等地,不法商販為預防或治療魚病,加大用藥量或用違禁藥品。
長沙市食安辦還發布了一批不合格名單,88個批次食品被曝光。其中,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二樓水龍頭的二次供水曾被檢測出余氯超標,湖南省腦科醫院32病室的二次供水曾被檢測出渾濁度超標。在今年3月的抽檢中,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食堂的水果派菌落總數是國家標準上限的300倍,雅禮中學食堂的荷花卷霉菌超標。白沙井水的北左井、北中井、南右井,雨花區過鍋癮凱德廣場餐飲店、岳麓區溫鼎精致火鍋店的餐具,都被檢出總大腸菌群。長沙市衛生局立案查處這些問題食品及不合格餐具的經營單位。 記者張瑩實習生萬曉
“微生物超標”成首要問題
本報長沙訊 長沙市食安辦對上半年檢驗檢測數據進行分析,認為違法添加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微生物超標”成了食品安全主要問題。在湘味熟食系列產品、桶裝飲用水中,這類現象較突出。以長沙市質監局上半年的抽查為例,83項次不合格食品中,有57項次樣品微生物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的六成。微生物不合格主要體現在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和酵母超標。
從產品類別看,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的現象尤其在肉制品、水產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糕點、桶裝飲用水、二次供水、餐具等類別中較突出。
長沙市食安辦認為,造成“微生物超標”多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企業生產工藝簡陋,如肉制品、醬腌菜等均沒有包裝后殺菌的工藝;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如回收的水桶、餐具清洗不干凈,生產過程中殺菌不徹底或水桶密封不嚴密,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生產過程中的用水尤其是使用地下井水的生產企業可能存在較大的污染;四是員工個人衛生不達標或原材料不衛生。
記者張瑩實習生萬曉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