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揚州有一個習俗,一到立秋,人們就會買個西瓜回家,全家人圍在一起“啃秋”。今年與立秋相關的食品價格如何?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農貿市場,發現西瓜和豬肉均呈現量價齊漲的趨勢,其中揚州市民紛紛選擇在立秋時分開始“貼秋膘”,這也助推“豬抬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22點02分,你準備“啃秋”嗎?】
西瓜量價齊漲,貴了五成
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水果攤點,發現之前售價在0.5元/斤-0.8元/斤的西瓜,目前已經呈現大幅上漲,售價基本維持在1.2/斤-1.5元/斤之間,漲幅達五成。“不得了,才10天不到,西瓜價格又漲上去了,過去十幾塊錢可以買兩個,現在只能買一個。”這是記者在多家水果攤點聽到市民的抱怨。城北一家水果攤點攤主王師傅介紹說,以往他每天只能賣上30個,而昨日,西瓜的銷量翻了一倍。
據了解,一般我市立秋一過,購買西瓜的市民就會大幅減少,西瓜也將面臨下市。談及目前西瓜售價節節攀升,王師傅介紹說,目前西瓜批發價呈現上揚勢態,8424無子瓜批發價漲到了1元/斤。“雖然明天立秋了,但是氣溫如果還持續上升,西瓜的價格還會上漲。”王師傅說。
【秋風一吹,你準備“貼秋膘”嗎?】
揚州人“餓壞了”
“二師兄”上浮2毛錢
高溫季節,很多無肉不歡的市民變成了“素食主義”,而秋風一刮,嘴饞的揚州人也按耐不住對“肉”的渴望,紛紛開始“貼秋膘”。昨日,記者走訪市區農貿市場后發現,相比上周,豬肉均價上漲約2毛錢。
荷花池農貿市場一攤販介紹說,目前前胛肉、后座肉、肋條肉售價均為12.5元/斤,相比上周上漲0.5元;而精瘦肉價格也從14元/斤漲至15元/斤,漲幅近7%。
“以往夏季一頭豬都得賣上大半天,今天一天賣了兩頭,還有人來預訂,生怕晚上下班買不到。”這名攤販笑著說,隨著雨季的到來,到農村收豬會困難一些,市場供應量必然會有所減少,再加上天氣轉涼后市民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預計我市豬肉價格會小幅上漲。
【立秋一來,養生湯上桌多了】
百合受歡迎,但降價超三成
昨日,記者走訪中發現,隨著立秋的到來,百合、蓮子等特色菜大受追捧。據了解,目前我市的鮮百合主要來自宜興等外地,價格在7-8元/斤之間,相比去年同期,鮮百合價格竟出現不漲反降的現象,降幅超三成。
據悉,去年同期,鮮百合售價高是因為產地遭受暴雨,影響了運輸和生長,但今年不同,產地氣候條件良好,鮮百合產量大幅提升。另外,今年干蓮子售價為23元/斤,與去年相差無幾。 記者 陳晨
專家提醒
過度“貼秋膘”
對健康有害無一利
立秋一到,是不是立馬就要“貼秋膘”?昨日,記者咨詢了蘇北醫院營養科主任蔣放,據介紹,“貼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由于立秋過后,氣溫依然很高,市民要注意“秋老虎”發威,過早“貼秋膘”反而有害健康。同時,這時候暑濕還比較重,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這時“貼秋膘”,會加重脾胃的負擔。
蔣放提醒市民,秋季適當“貼秋膘”有益于恢復體力,但若補得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容易導致肥胖。在立秋后的飲食中,人們應科學地選擇適宜秋季吃的蔬菜,如豆芽、菠菜、胡蘿卜、芹菜、小白菜、萵筍等。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