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水,作為近兩年水市場中異軍突起的一股新生力量,因其特性而被奉為“健康水”。不過,由于蘇打水依舊屬于飲用水中的“小眾群體”,所以目前我國尚未出臺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大多產品生產只依據企業標準。這就導致了目前蘇打水在企業宣傳和產品質量方面良莠不齊。
鉀、鈣、鎂、鈉、鍶……蘇打水因富含營養素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然而,由于目前我國尚無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不少產品成分表中的營養物質都成了“虛的”。到底含有什么物質才能被稱為“蘇打水”?有業內人士表示,亟待出臺與蘇打水有關的相關標準,以凈化行業。
成分成“噱頭”
為什么蘇打水價格高?一名超市銷售人員介紹,蘇打水的功效多,應該算是保健飲品,而且她特別強調,蘇打水多是純凈水與蘇打配制的。“喝了對健康有好處,多花點錢怕啥?”所以蘇打水價格雖然高,卻非常受市民的歡迎,銷量一直都不錯。“主要是因為具有鍶、鉀、鈣、鈉這些元素,所以蘇打水也比其他的水更有營養,人們喝了也更健康。”該銷售人員表示。
不過,雖然很多品牌都打著天然蘇打水的旗號,但是產品的營養表中的ph值和各種元素的標值都不盡相同,沒有統一的標準。
執行標準混亂
在蘇打水包裝上,標準一欄均以“q/”開頭,這意味著蘇打水企業多執行企業標準。而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上,也沒有有關蘇打水的國標及行業標準。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馬錦亞表示:“由于蘇打水前些年還屬于一個小的產業,不成規模,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出臺有關蘇打水的國標,行業標準也沒有。”這也許是引發蘇打水市場亂象的根本原因。
馬錦亞同時表示:“將只含二氧化碳的水稱為蘇打水是一直以來的一個誤區。”他表示,國外一些只含二氧化碳的汽水叫做soda,用來調酒,這與我國的蘇打水不同。我國含有天然二氧化碳的飲用水稱為飲用天然含汽礦泉水,但它也不叫蘇打水。我國蘇打水中的“蘇打”二字,就是指小蘇打,即碳酸氫鈉。“但在蘇打水中也分含汽與不含汽兩種,自然界中存在天然含汽的蘇打水,我國的主要產地在黑龍江,產量非常少。”
期待盡快出國標
談到水的品質,馬錦亞表示,無論從礦物成分還是口感上,天然蘇打水都要勝過人工蘇打水數倍。“天然蘇打水具有天然、綠色的屬性,其含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且其微量元素間的比例十分均衡。而人工蘇打水則完全不同。人工蘇打水多是以純凈水,也就是自來水過濾后的水源為基礎,再加入碳酸氫鈉和其他添加劑制作而成的,缺少多種礦物質成分,更談不上微量元素之間的均衡。”他表示,制訂蘇打水標準,建議從三方面著手。一是符合包裝飲用水衛生標準,要高于生活飲用水標準;二是要有特色指標,即界限指標,建議界限指標要以碳酸氫鈉的計算含量為準;三是注明水源水屬性,在標簽上標明水源地。馬錦亞稱,國際上蘇打水的界限指標通用標準是碳酸計算含量在每升340毫克才可以稱為蘇打水。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