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是國際左撇子日,亞里士多德、愛因斯坦、牛頓、莫扎特、畢加索、卓別林、比爾·蓋茨、喬布斯、林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左撇子。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不必刻意改造,只要在生活中多為他們著想一些……
“左撇子”就是生活中習慣用左手做事情,右手用的比較少的人。一般左撇子是天生的,有很多孩子在3~4歲以后就會表現出習慣用左手,比如拿勺子、筆等,這就可能是左利手,也就是左撇子。左利手有什么優缺點呢?應不應該糾正呢?這篇經驗就為大家講解一些孩子左撇子的一些問題。
嬰兒出生以后,大腦半球的功能尚未分化,因此左右兩手無法獨立分工。當孩子2歲時,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逐漸分化,5歲時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分化更為細密。左右大腦半球的分化結果,會導致優勢腦的出現。其中一個腦半球的發展比另一個腦半球的發展為佳。據統計約80%~90%的人,優勢在左半腦。由于大腦控制肢體的行為是以交叉的方式進行,所以其優勢手便是右手,于是一般孩子用右手寫字、拿筷子、
拿玩具、剪字畫等。另有8%~15%的孩子,其優勢腦是右半球,所以其優勢手是左手,于是出現“左撇子”,即用左手寫字、做事等。“左撇子”對孩子是無害的,可任其自然,要鼓勵孩子學會用右手寫字、做事。不要硬強迫孩子改變“左撇子”,這樣不僅會使孩子感到精神痛苦,學習上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有什么優缺點
習慣使用左手的人,通常右腦比較發達,右腦是主管形象思維的,也就是藝術半球。所以他們具有比較強的空間想象力,方向感很強,反應速度比較快,通常情商也比較高。很多左撇子的人在藝術領域、體育運動、人際交往等方面都比較有優勢。左撇子有優勢也有劣勢,他們雖然右腦比較發達,但右腦就相對差一點,他們的平衡感和語言能力比較弱。左撇子的孩子發生意外事故相對比較高,例如跌跤、運動受傷等。
如何引導
在日常生活中,左撇子會遇到很多困難,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習慣使用右手,很多工具都是為右撇子量身訂做的。為了讓孩子更適應社會,家長應當正確引導,讓孩子左右腦均衡發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用右手做些簡單的事情,例如用右手拿東西、撿球訓練等,但遇到需要精細動作時,比如吃飯、用剪刀等,就不要強迫孩子改變,讓其順其自然。這樣孩子從小就習慣左右手都使用,平衡發展,更有利于孩子的聰明健康。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