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朱建軍 通訊員陳曉霞)“坑園村有2家零售藥店采用開架自選方式銷售處方藥、沖沁村有1家食雜店正在銷售過期牛奶……”日前,荔城區北高鎮的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陳喜良向黃石食藥監所負責人陳東慶報告。這也是陳喜良被正式聘為協管員后提供的第一條信息。
據了解,面對食品藥品領域鏈條長、點多、面廣,潛藏的安全隱患多。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后,基層食藥監所面臨巨大的監管壓力,以荔城區為例,平均每個監管人員要負責153戶食品藥品類經濟戶。為解決食品藥品監管缺位問題,荔城食藥監分局在全區基層食藥監所范圍內推行了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即在綜合考慮市場主體分布數量和特點的基礎上,以行政區劃、道路為網,以街道、行政村、社區為基本單位劃分監管網格,分別落實責任人,由責任人對管轄范圍內所涉及的食品藥品安全各項監管任務進行包干,形成既獨立運行又互動協作,工作細化、責權分明的監管體系。
監管網格由總網格、主網格、單元格三個層級構成,基層所為總網格,所長是總網格第一責任人,負責結合工作任務、專項整治等內容,科學制定主網格工作計劃,及時解決反饋的問題;在所內設綜合管理組、監管巡察組、執法辦案組,各業務組為獨立的主網格,由負責干部為業務組第一責任人,主網格及單元格內干部和協管員為具體成員,各業務組組織做好各項外勤和內務工作,集中討論重大事項;每個單元格對應一名監管人員和一名協管員、信息員,監管人員為第一責任人,單元格成員認真開展日常巡查監管,及時采集相關信息,做好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等工作。同時,為了確保網格化監管運行有力,理順機關基層、基層內部的業務督導反饋機制,該局建立健全了工作落實督導、分工、聯動、量化考核、獎懲等五項制度,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食品藥品安全一直是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拉近了監管人員和老百姓的距離。但若要全方位守護人們‘舌尖上的安全’,僅僅依靠監管部門的力量是不現實的,必須延長手臂,伸展觸角,充分發揮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員、協管員和信息員‘千里眼’作用,形成人人監督食品安全的恢恢天網。”該局陳鴻霖局長介紹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盡快織就食品藥品監管的天羅地網,該局在轄區拱辰、鎮海2個街道辦事處,黃石、北高、西天尾、新度4個鎮共聘任了180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員、協管員和信息員,成立鎮街食品藥品監督協管組,推行協管員和信息員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目標管理的考核辦法和評分標準,并將協管員和信息員納入村居“六大員”管理,申請區財政每年下撥專項開支21.6萬元,用于每人每月100元的補助。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