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遭到西方國家多次制裁后,禁止從歐盟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進口農產品,以回擊西方的經濟制裁,結果國內商場的日常食品價格迅即上漲。
莫斯科官員們說,市內主要超市的冰凍魚價格上漲6%,牛奶漲價5.3%,奶酪價格平均上漲4.4%。包括蔬果、肉類等許多農副產品的禁運令從8月7日開始生效。西方國家指責俄國為烏克蘭分離主義武裝撐腰,對它實施經濟制裁。
報道說,莫斯科眼下的食品價格已經跟倫敦持平,甚至略高。中等消費層次的俄國超市現在幾乎找不到7歐元(5.6英鎊,9美元)一公斤的豬肉。首都莫斯科以外的其它不少城市也出現食品漲價趨勢。在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平均收入水平遠低于莫斯科,但物價已經超過首都。遠東的薩哈林島,雞腿的價格驟漲60%,而雞腿之類通常是俄國超市里最便宜、最普通的禽肉類商品。還有消息稱,遠東濱海地區魚也漲價,比幾周前貴了40%。香腸等本地產品因為要用許多從歐盟進口的原材料,也無法避免漲價。
據報道,包括烏克蘭、歐盟的豬肉和波蘭蘋果在8月7日前就禁止進口。俄國的豬肉價格已上漲20%。牛奶是許多加工食品的重要原材料;可以用奶粉替代鮮奶,但奶粉通常來自歐盟國家,尤其是波羅的海國家。許多分析人士預計俄國的乳制品市場將因為制裁而惡化。更直觀的或許是俄國一些社交網站上出現大量空貨架照片,這些超市的貨架上通常琳瑯滿目,陳列著外國奶酪、酸奶等各種進口食品。
目前,前蘇聯時代流行的一個詞再度出現:在黑市投機倒把的商販橫行。許多日常食品和基本生活用品短缺,不法商人把來自西方的走私貨在黑市高價出售。俄國一些自由派經濟學者警告說,如果政府試圖重新開始管控食品價格,那么俄國將面臨真正的商品短缺,其情狀堪比前蘇聯時代。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