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奶粉大包粉價格下挫厲害,去年最高價為每噸5.7萬元,目前最新報價為每噸2.4萬元,下跌了逾五成。國內奶源受壓制價格上不去,成交額多在每噸1.9萬元。近段時間包括液態奶、奶粉等在內的乳制品都促銷不斷,“暗降”雖多卻少有“明跌”。有專家分析認為,促銷吆喝、價格倒掛使得年初囤積的奶源庫存消化提速,但徹底消化完或要到年底。大面積“降價潮”不會在近期來臨,而下半年也難有奶源價格大反彈。
吸引顧客掏腰包招數百出
乳企沖銷量難舍長期利潤
近段時間包括液態奶、奶粉等在內的乳制品都促銷不斷,但“暗降”雖多卻少有“明跌”。
在1號店,目前包括雀巢全脂奶粉、伊利全脂甜奶粉、安怡成人奶粉等在內的多款奶粉參與“滿81.8元減18元”的促銷活動,但此種直接折價的多為中低端成人奶粉,不少售價在20-40元之間,讓利幅度較大。而知名嬰幼兒配方奶粉更多為“滿就送”,價格松動不明顯,有的進口明星產品更是直接標注為“滿800元獲贈品”;在一眾包郵、促銷商品中顯得格外“堅挺”。無獨有偶,某專區銷售的純牛奶也選擇了滿100元減10元這類折價促銷;還有的則是第二件五折,不少新入場品牌更是直接打出“買一送一”以吸引顧客。
業內人士稱,部分乳企由于今年奶源價“跌到地板上”而趁機大肆購買,專門用于生產液態奶、大打促銷牌以搶占市場。“但奶源價是一直波動的,就好像去年坐上直升機一樣,所以沒有企業愿意因原料價跌而明確降價,基本都選擇短期促銷。”
全球多個主產地大豐收
國際奶源價同比跌五成
據悉,8月上旬全球乳制品按期拍賣,全脂奶粉價格繼續大跌,下降至每噸2725美元,比上次拍賣價格下跌11.8%。“相較之下,大包粉價格下挫更厲害,去年最高價位賣到了每噸5.7萬元,目前最新報價為每噸2.4萬元。”國內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
王丁棉介紹,價跌與全球多個主產地今年齊齊增產有關。“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美洲等全都‘大豐收’;在貨大量足的國際奶源背景下,國內奶源價也直線下跌,近期最低成交價甚至跌到了每噸1.8萬元。”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國內奶荒,國內企業紛紛于去年底今年初搶購奶粉,當時價格達到了每噸4萬元,折合下來,現在經銷商每銷一噸就得虧損一萬多元。“貨囤在手上,價格倒掛也要賣出去,經過上半年消化,已經賣了不少,且終端消費者或通過促銷多少感受到了一點實惠,但要完全消化掉之前高價奶源庫存,或要持續到年底。”王丁棉表示。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奶粉68.12萬噸,同比增加75.08%,進口額為34.33億美元,同比增加156%。“所以國際國內都奶源充足,年底前價格難有大反彈。”王丁棉預估。
王丁棉還表示,新西蘭奶粉現在面臨價跌且不受青睞的尷尬處境。其主要有兩個原因,全球奶粉量均在大增,市場需求增長放緩,供需關系影響所致;恒天然烏龍事件影響仍在繼續,中國不少乳企紛紛轉向其他奶源地,其遇冷在所難免且難短時間內扭轉現狀。 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來源:中國食品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