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發展,網購蛋糕已經成為當下的購物時尚。網絡平臺上蛋糕種類繁多、色彩鮮艷,還配送上門。但在其受熱捧的同時,還需關注其在制作、配送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食品安全風險。
市政協委員、市總商會副會長趙麗佳等6位委員聯名提交了《關于網絡平臺蛋糕亂象整治的建議》的提案,建議通過采取合理檢查,取消無證經營等措施,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及健康。
“比如一度很紅的假人民幣裝飾蛋糕,其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 委員們表示,網購蛋糕行業無證經營或借證經營的現象十分普遍,目前某平臺上部分蛋糕品牌支持全國下單,其商品詳情中提供的是中央工廠的生產許可證,而實際上,蛋糕是根據收貨人地址在其就近的餐飲門店制作。餐飲門店和食品工廠在準入門檻、法規要求、政府監督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
再說配送,部分商家配送無冷鏈。很多就是叫個第三方來進行配送,基本的冷藏措施都沒有,很容易造成微生物超標。“這背后其實都是不容忽視的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委員們建議線上銷售平臺要采取合理檢查,取消無證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及健康。
同時,建議平臺需嚴格審查入駐商家的資料,對在網絡平臺上提供中央工廠食品生產許可證,而實際在門店制作蛋糕的行為,堅決予以打擊。
另外,如果政府和平臺允許餐飲門店在平臺銷售蛋糕,建議將餐飲門店和食品工廠生產的蛋糕分組銷售,讓消費者在選擇時能得到更充分、準確的信息。
配送方面,建議政府和平臺對于蛋糕的冷鏈配送運輸進一步規范化,避免配送環節的微生物風險。
來源:周到上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