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不僅令人中暑,連以喜熱怕冷著稱的熱帶水果火龍果也中招了。位于川南奉公路上的四團鼎康火龍果采摘園負責人張雪蓮這兩天焦頭爛額,由于高溫天不斷,令火龍果樹上大批果子提前集中成熟,銷路一下子成了問題。望著來不及采摘但已經開裂的果實,張雪蓮欲哭無淚。
成熟期提前了十幾天
去年,張雪蓮在四團鎮拾村引進種植火龍果,共計約60畝,是申城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園之一。
火龍果作為一種熱帶水果,由于其有美容保健功效,還能明目降火,深受市民歡迎,但要在上海成功種植并保證品質并非易事。張雪蓮告訴記者,火龍果正常生長要求氣溫在10℃以上,但在上海冬天氣溫達不到這個要求,為此果園采取多層膜覆蓋保護技術,還要對土壤進行改良以迎合火龍果的生長需求。“前段時間的梅雨天延緩了火龍果的成熟期,好不容易熬過了這一段,迎來了首批果實采摘期,沒想到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向喜熱怕冷的火龍果竟然‘中暑’了,持續二十幾天高溫,讓本來離開采摘期還有十幾天的下一批果實提前成熟。”張雪蓮說。
據介紹,火龍果的最適應生長溫度為32度至37度,成熟期一般在45天,采摘園根據這個規律制定了銷售策略,“現在氣溫普遍要在35度以上,種植大棚內,盡管現在都已把塑料膜打開,但溫度還是達到了45度以上,本來可以長到8兩到1斤的玫瑰紅火龍果,在生長了二十幾天以后,紛紛開始成熟,每個果實的重量‘縮水’到了半斤至六兩,本來預計全年4萬至5萬斤的產量肯定將大打折扣。”
火龍果“中暑”或是特例
眼下對張雪蓮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產量下降而是銷路。持續高溫不僅令果實提前成熟,還擋住了前去種植園采摘的市民的腳步。“前兩個雙休日,天氣還沒有那么熱,前來種植園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但是這兩天幾乎已經沒人了。”張雪蓮焦急地說,現在冷庫中已采摘的果實近萬斤,如果銷路不暢,果樹上的成熟果實將因無法及時收儲而開裂,看著好不容易引種成功的品種遭遇這樣的命運,心疼得幾天沒睡覺了。
盡管“中暑”的火龍果個頭小了,但由于其自然成熟,因此它的口感和營養成分并沒有缺少,市民依然可以放心品嘗。上海林業總站果樹管理科科長夏瓊告訴記者,火龍果不是本地水果,作為引進的熱帶水果,并不代表它不怕熱,它的生長環境也沒有像上海現在這么熱,可能一下子無法適應,因此提前成熟。高溫天對于本地產水果水蜜桃、蜜梨等,不僅不會起到催熟的作用,反而延遲了它們的成熟期。因為高溫不僅令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增發,同時還破壞了這些果品成熟的營養鏈,本來七月底的本地果品上市高峰,要在八月初才會到來。(秋竹)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