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進一步推進2013年漁業科技入戶工作,淮陰區召開了漁業科技入戶督查組、宣傳組、專家組、水產技術指導員會議,對漁業科技入戶實施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化:
1、主推品種與主推技術。2013年,該區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確定二個主推品種和二項主推技術。二個主推品種為:河蟹、草魚;二項主推技術為:河蟹生態養殖技術,草魚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和水產品質量控制技術。
2、示范戶數和示范面積。在2012年原有示范戶基礎上,采取淘汰部分示范不明顯的示范戶,增補新的示范戶的辦法,2013年該區共遴選350戶科技示范戶,示范面積10274.2畝。
3、整村推進村名單與推進品種。根據該區漁業優勢產業情況,2013年選擇整體推進村名單與推進品種分別為:韓橋鄉河頭村和趙集鎮老場村,韓橋鄉韓橋村等村,推進品種為河蟹;凌橋鄉二堡村、徐溜鎮徐溜村等村,推進品種均為草魚。主推品種覆蓋推進率50%以上,重點村主推品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4、主體培訓。開展區級科技入戶培訓5期,培訓人數1000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0000份以上。培訓內容為:河蟹生態養殖技術、草魚健康養殖技術、水質調控技術、水產病害防治技術、漁用藥物安全使用技術等。
5、技術指導與服務。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員根據技術指導方案和養殖戶的需求,積極開展入戶指導。技術指導員根據上年示范戶養殖生產中存在不足和今年的生產計劃,分戶制定生產實施方案和技術指導方案。水產生產關鍵環節及時到每個示范戶開展技術指導,每個技術指導員每年累計到戶工作時間100天以上。指導員入戶指導在示范戶手冊中應有記載。技術指導員要與示范戶建立經常性聯系,并可通過電話、信函等多種形式對示范戶進行遠程技術指導服務,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實際難題。
6、信息與科技服務。指導單位通過開辟漁業科技電視欄目、鄉村“大喇叭”等舉辦廣播講座,設立“水產養殖110”咨詢熱線,開動科普宣傳車等形式為養殖戶提供及時、準確、權威的信息服務。指導員在示范戶集中區建立墻報欄等。對工程實施中的有關信息,除保密需要外,均向社會公開。
7、實施物化補貼。圍繞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通過提供部分補貼以技術“物化”的方式配送給示范戶,不斷拓寬科技入戶的內涵,調動漁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向每個示范戶發放水產雜志、科技資料、水質改良劑等物化技術補貼。
來源:淮陰區水產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