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適應淡水的花鱸已經長到15厘米左右
野生的花鱸也被天津人稱為“鱸板兒”,是渤海灣特產的海水魚。近年來,野生花鱸日漸稀少。如今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在全市范圍內首次嘗試花鱸淡水養殖。預計明年10月,售價更低的淡水花鱸就可以端上百姓餐桌。
現在已經是花鱸魚苗在北辰區名特優淡水養殖基地入池的第三個月了,5月底引進的15000尾魚苗從當初的3厘米長,長到了15厘米左右。“花鱸原本是海水魚,它們的天性喜吃活食,現在利用淡水養殖,用餌料來馴化它們,用吃料代替蝦米小魚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名特優淡水養殖基地總經理張洪彪說。鱸魚是一種廣鹽性魚類,在含鹽度3%。-13%。的水中都可以生存。“本市的天然水系基本含鹽度都在3%。左右,比較適合做淡化養殖。”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水產科科長魏建軍表示,花鱸在育苗期,經歷了含鹽度13%。、11%。、7%。、3%。的四次淡化過程,長至3厘米左右的時候,基本可以實現淡水養殖了。不過,花鱸魚的習性特殊,喜食活物,但是人工養殖為了保證魚類的健康、無污染,不提倡用活物喂養,所以此次淡化養殖試驗,除了要在淡水中養殖外,還要改變魚苗的飲食結構。現在魚苗正處在適應期,這種養殖風險比一般的品種要高很多。
花鱸俗稱“鱸板兒”,是產自渤海灣的海水魚,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深受天津市民的喜愛,在天津還沒有人工淡水養殖的先例。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花鱸的產量逐年減少。今年,天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首次培育了十萬尾經過淡化的花鱸魚苗,北辰區水產部門主動爭取到三萬尾,分別投入“名特優”和“益達”兩個標準化水產基地進行試驗養殖。在北辰區水產養殖專家全程參與養殖下,三萬尾花鱸生長狀況良好,預計到明年10月份,長到8兩重時就可以出塘上市了。
淡水養殖的花鱸順利進入天津市場后,將有希望讓花鱸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一般普通鱸魚市場價格在每斤28元左右,而海捕到的野生花鱸,價格能夠達到每斤四十幾元。”張洪彪說,如果培育成功,明年將帶動合作社130多戶社員規模養殖。淡化成功的花鱸,預計市場價格在28元-30元一斤,價格比海水花鱸低很多,這也將帶動天津鱸魚價格的調整。(記者 耿雅新 實習生 王帥 通訊員 楊一)
來源:每日新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