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順德魚生是佛山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但吃魚生存在一定風險,如何吃得放心?12月25日上午,《“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這也是全國首個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魚生團體標準。目前,佛山市首批有19家餐飲單位執行“順德魚生”團體標準。
全國首個全產業鏈
管控技術規范魚生團體標準
“順德魚生”從養殖到物流配送到加工制作,關鍵環節風險點較多,容易發生寄生蟲感染和致病菌污染。據了解,為破解監管難題,降低“順德魚生”食品安全隱患,今年以來,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管局構建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從田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機制,組織制定“順德魚生”全產業鏈標準。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屬全國首創,在傳承和保護順德特色美食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保障魚生的食用安全,助力餐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該標準是對順德魚生產業鏈中養殖、運輸、配送、加工制作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管控的一種技術規范,如標準要求:用作魚生的草魚需暫養凈化10多天;魚生不得檢出寄生蟲;從業人員需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餐飲企業使用“順德魚生”集體商標作為執行標準的認證標識等,促進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相關的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的規范性。
首批19家餐飲單位執行團標
“順德魚生”全產業鏈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建立,不但實現了全產業鏈的過程管控,同時實現了魚生用草魚、物流單元、位置的信息可全程追溯。標準中規定了活魚從養殖到物流(配送)以及加工制作全過程通過電子掃碼,傳遞實時數據作為追溯依據,實現全程電子追溯,滿足消費知情權和監督權。
首批執行團標的19家餐飲單位名單。 圖片來自佛山市場監管局微信公號
發布上,養殖企業和協會(企業)簽訂供貨質量保證協議,實現優質食材直供對接,也是落實《佛山市粵菜師傅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有效拓展了農餐對接。現場還公布了第一批執行“順德魚生”團體標準的19家餐飲單位名單。順德區飲食協會現場為首批通過考核人員頒發“順德魚生”崗位資格證書。“對于魚生,大家最擔心的是寄生蟲和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導致交叉感染。”餐飲界人士表示,這次發布的魚生標準對此有了明確的規范和要求,讓企業和市民都會更放心。(作者: 陳養凱 柯岱宏 溫閏淇)
來源:南方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