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堅持綠色生態 促進糧食生產—廣西推動糧食產業綠色發展紀實

2024-05-06 08:55:21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7235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廣西糧食產業堅持走綠色高質高效發展路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生態導向,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實現了現代特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廣西糧食生產總體穩定,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在國家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2018年考核中再次被評為“優秀”等次,獲得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發文通報表揚。完成1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完成率108.2%,排全國第3位;大力推廣超級稻1340萬畝左右,約占全國超級稻面積的10%左右,獲袁隆平院士題詞;自主選育的桂育11號獲2019年全國十大優質秈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數達126個,總數排名位居全國第六,創建打響了賓陽古辣香米、象州大米、灌陽千家洞香米、南丹巴平米、桂平絲苗米等一批區域性品牌大米,其中賓陽古辣香米和南丹巴平米分別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推進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態農業產業帶建設,在18個縣(區)建設生態農業核心產業基地,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積極推進三江、全州、桂平、灌陽4個縣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其中全州和桂平已通過國家評定。

實施綠色高質高效創建

推廣了一批綠色生產技術模式。主要集成推廣了三大模式:一是綠色生產模式。如水汽平衡、“三控”栽培(控水控肥控藥)、生態富硒、綠色防控等技術,以及“稻-稻-燈”綠色植保、“稻-油菜”等模式。南丹縣核心示范區實施“稻-燈-鴨-油菜、綠肥”種植模式5.5萬畝;推廣“稻-燈-魚-油菜、綠肥”種植模式1萬畝。二是綠色高產模式。如“超級稻+再生稻+綠肥”“稻+稻+馬鈴薯”等高產模式。三是綠色高效模式。如“稻-燈-魚”“稻-鴨-冬肥”“稻-燈-鴨-油菜、綠肥”生態種養模式。推廣三大模式實現“三減”。灌陽縣通過推廣應用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示范區病蟲害綠色防控效果達96.3%,農藥減少施用量達25%;創建區農田用水節省15%以上,項目共減少不合理的施肥183.7噸、農藥2.68噸,共計節本增收4503.12萬元。

促進了增產增效提升產能。在創建項目實施中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注重良田良態建設,提升糧食產能。推廣良種方面,項目區全面示范推廣超級稻和高產優質雜交新品種,帶動項目縣及周邊地區種植高產優質水稻面積690萬畝,占早稻面積的51%。如南丹縣統一選用優質品種,以“中浙優8號”“野香688”“桂育9號”為主導品種,項目區優質稻品種使用率達100%。穩產增產方面,重點推廣“稻-稻-馬鈴薯”“超級稻-再生稻-綠肥”等模式,帶動全區發展冬種馬鈴薯100多萬畝,發展再生稻50多萬畝。特別是以袁隆平院士為首的團隊在桂林灌陽縣開展“超級稻-再生稻-綠肥”種植模式示范,實現了“三省兩高一優”(省種省工省藥、高產高效、優質)目標與成效,項目區水稻平均畝產516.7公斤,比上年實施畝產增加2.68%;比非項目區畝產增加8.92%。

實現糧食品質提升。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推進標準化生產,有效實現了糧食品質提升。8個創建項目縣共推廣產量穩、米質優、口感好的優質高產品種40多個,創建富硒等優質稻米基地20多個。同時項目區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為平臺,積極打造稻米品牌,創響了賓陽古辣香米、象州大米、灌陽千家洞香米、南丹巴平米、桂平絲苗米等11個區域性品牌大米。其中賓陽古辣香米和南丹巴平米分別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銷往廣東、上海等全國各地的優質稻米,價格比市場價平均高出2-5倍,有效地促進增收。近幾年賓陽縣通過線上銷售的稻米每年可達1000多噸。南丹縣的生態巴平米、“溪谷源記”富硒有機米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年產量達1.65萬噸,產值達6500多萬元,2018年巴平大米、富硒大米電商銷售300噸,取得可喜的成效。容縣沙田柚分揀中心投入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沙田柚的經濟效益,通過沙田柚分揀,消費者根據不同級別選購,價格提高了20%以上。

推進超級稻示范推廣

積極推廣超級稻。廣西高度重視超級稻的推廣工作,把超級稻推廣作為“藏糧于技”和提高糧食產能的主要任務來抓,依托“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全國超級稻“雙增一百”科技行動等平臺,實施廣西“千萬畝超級稻行動計劃”,超級稻推廣面積快速發展,2010年推廣面積突破千萬畝,2013年以來超級稻種植面積連續超過1300萬畝。據農情統計,2019年種植超級稻1340萬畝左右。目前廣西超級稻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超級稻面積的10%左右,占廣西水稻播種面積的40%以上。

加強超級稻新品種示范推廣。廣西狠抓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根據不同稻作區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和生產特點,引進一大批經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審定確認的超級稻品種進行試驗試種。通過品種展示示范、組織專家驗收評選,篩選出一大批適宜不同稻作區種植而且米質優、產量高、深受種植農戶和市場歡迎的超級稻品種,實現了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區超級稻良種全面覆蓋。目前廣西推廣面積較大的超級稻品種主要有“h兩優991”“豐田優553”等13個品種。

推廣超級稻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廣西重點開展品種熟期搭配、培育壯秧、農機農藝融合、水肥運籌等關鍵技術研究,通過不斷地試驗研究和探索,集成創新廣西超級稻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2010年,引進袁隆平院士團隊,在灌陽縣建立高產攻關示范基地,通過連續公關,超級稻單產連續9年創廣西第一。其中2017年高產攻關示范基地一季超級稻平均畝產1009.45公斤,再生稻平均畝產552.1公斤,一季加再生稻畝產高達1561.55公斤,創下世界高產紀錄。2018年12月,在灌陽縣成立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進一步加強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應用。2019年,攻關示范基地一季超級稻加權平均畝產1005.62公斤,已連續3年突破畝產1000公斤。

科技驅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加強農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廣西成功探索出了圍繞產業開展農業科技大聯合大協作的廣西創新團隊運行模式,創建了20個創新團隊,匯集廣西農科院、廣西大學和各地推廣體系、科研機構等自治區、市、縣三級科研力量,覆蓋26個主要優勢特色產業,為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培養大批懂技術的明白人、產業(生產)發展的帶頭人、產業振興的領軍人等高素質農民領頭人。2019年累計培育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高素質農民8.05萬人,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1800多人,農業經理人400多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連續2年評為前十全國優秀省份。成功開展首席科學家(院士)進廣西助力鄉村振興活動,邀請30多名院士和國家首席科學家到廣西考察指導,成功簽訂10個產業合作協議。

實施優質種業工程。一是品種品質有新突破。2019年通過廣西審定品種319個,數量為全國第一。其中新通過審定的210個水稻品種中,有111個達到國家優質米標準,審定的水稻品種數及優質稻品種數均創廣西歷史新高。優質稻推廣覆蓋率達86.63%。推廣又香優龍絲苗、糧發香絲、廣8優香絲苗、豐田優泰香占、穗香優9168、野香優莉絲等優質稻品種,積極推進優質再生稻及富硒稻、紅米、海紅米、多年生稻的發展,特別是海水稻的示范推廣4400畝,創造性地將沿海灘涂地轉變為種糧耕地。重點示范展示玉米優質多抗新品種,擴大優質玉米主推品種的推廣,全區玉米優質化率90%以上。二是加大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力度。2019年成功舉辦了“中國(廣西)—東盟蔬菜新品種博覽會”“第十六屆‘看禾選種’大會(桂南、桂北)”、第三屆中國(南寧)鮮食玉米大會,向全國各地推介廣西農作物優新品種。三是推進科技與產業化深度融合。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果豐碩,獲得2019年廣西科學技術獎1項特別貢獻獎、7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8項科技進步三等獎;廣西自主培育的微胚乳高油高蛋白玉米,成為我國第一個可推廣的新類型超高油玉米新品種,已實現產業化開發。

多措并舉落實化肥農藥零增長。深入實施萬家燈火、放蜂治螟、ipm降低農藥風險等項目。推廣生物防治、綠色防治、肥水一體化和測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全區實施放蜂治螟約180萬畝次,防控面積居全國前列,帶動全區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4950萬畝次以上,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6288.38萬畝,技術覆蓋率87.79%;應用配方肥80.51萬噸(折純),施用面積2998.60萬畝;有機肥施用1808.86萬噸,面積1263.18萬畝;綠肥種植334.60萬畝,預計2019年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約為1.14萬噸(折百)和242萬噸,同比均減少約5%,提前實現化肥農藥負增長。

推廣稻漁綜合種養等“水稻+”模式

堅持示范帶動,打造廣西特色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一是創建示范園區帶動升級。稻漁種養項目作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建成含漁業產業的自治區級核心示范區182個,累計建立示范基地115個,示范面積達5萬多畝。截至2019年10月,稻漁種養面積達105萬畝、同比增長48%,稻谷產量40萬噸、水產品產量5.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49%和165%。二是引導各地創新種養模式。柳州除了推廣“稻+漁”的三江模式,還有融水縣“稻+河蟹”模式,更是結合特色產業螺螄養殖推動融水縣“稻+螺”模式。我區各地結合實際也涌現出如“稻+鱉”“稻+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形成了全區各有優勢、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三是積極開展全國全區現場會。2018年在桂平開展全區稻漁綜合種養現場會,2019年在三江縣召開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現場會,受到農業農村部的高度肯定,成功打造“高山稻魚”和“高山魚稻”兩個生態綠色品牌,實現了“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的良好效益。

加強引導支持,推動全區加快發展稻田綜合種養產業。一是出臺一系列扶持支持政策。自治區有針對性的研究出臺了《廣西稻漁綜合種養業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廣西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各市縣也針對本縣特點,出臺相應工作方案,全區上下聯動,合力推動稻漁綜合種養發展。二是強化科技指導支撐。在三江縣和全州縣成立“稻田種養院士工作站”,邀請組織桂建芳院士等區內外專家教授50多人次到各地開展現場指導,編印《廣西稻漁生態綜合種養十大模式》,組織各級漁業主管部門通過派員指導、開班培訓等形式,切實為廣大種養戶提供技術服務支撐。三是打造品牌提升效益。突出綠色生態品牌打造,“三江稻田鯉魚”“融水金邊鯉魚”“全州禾花鯉”3個稻漁綜合種養產品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識產品稱號。推動融水元寶山苗潤特色酒業等5家單位榮獲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綠色生態獎、金獎。

本版文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提供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堅持綠色生態 促進糧食生產—廣西推動糧食產業綠色發展紀實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久久久久黑人强伦姧人妻 |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老女人|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欧美成a人片免费看久久|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4|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