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堆放著一堆白色粉末,孩子們借助一根吸管,輪流吸食那些“白粉”……近日,家住濟南陽光舜城的趙先生反映,一款名為“干吃奶味棒”的零食在中小學生群體中悄然走紅。記者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中看到,這些“白粉”其實是奶粉。這種像吸毒一樣去吸食的奶粉能讓孩子吃嗎?商家售賣這種吸食方式產品合適嗎?不少學生家長紛紛質疑。(12月13日《齊魯晚報》)
眾所周知,小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但是對是非好惡特別是經過偽裝的不良事物的辨識能力卻比較弱,同時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也不夠強,這些特性都導致他們容易受到蒙蔽、誘惑和傷害。
正因為如此,這些小孩子們才需要家長的監護、成人的保護,需要大人們為他們及時發現并清除來自方方面面的危險因素,他們的健康成長,更離不開整個社會的悉心呵護與特別防護。只有各方鼎力相助、共同付諸努力,才能在孩子們頭頂撐起一把足以為他們遮風避雨、幫他們排除危險隱患的安全傘。
也就是說,無論是誰,都要多做對孩子健康安全有益的事情,少做對孩子無益、不做對孩子有害的行為??蛇@些商家倒好,為了迎合孩子們喜歡模仿的心態,達到盡可能的擴大銷售多賺錢的目的,竟然如此不擇手段,公然將兒童食品設計成“仿毒品”的白粉狀,以此引誘小孩們購買、“吸食”!
誠然,這樣做產品的銷量是上去了,可是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會對他們今后的人生埋下什么樣的“雷”,商家們想過嗎?
別看這種小食品實質上并非什么有毒食品,更不是那種讓人談之色變的毒品“白粉”,而是一些由奶粉、糖粉制成的粉狀零食,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它的形態、包裝卻十分類似真正的“白粉”,就連吸食方式都非常相像,這怎能不對充滿好奇心和強大模仿欲望的孩子產生鮮明的暗示和嚴重的誤導?
根據報道,這種食品在現實中確實很受中小學生們青睞,甚至成為一種流行時尚,其原因不是它們有多美味,其實就是吃它們真的像是在“吸白粉”。“白粉”當然搞不到,可這種奇葩食品卻能極大的滿足學生們的模仿和搞怪心理。
據稱,男生都稱它們為“k粉”,一邊用吸管吸,一邊還會做出一副飄飄欲仙的樣子;通常是十幾個同學圍在一起吸食,甚至還會模仿電影里吸毒后的亢奮狀態,手舞足蹈……面對這樣的情形,還敢說它們沒“毒”無害嗎?
正如這位家長趙先生所言,“這樣的零食明顯帶有教唆吸毒的傾向,肯定不能讓孩子吃。”所謂習慣成自然,誰能保證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會因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去嘗試真正的毒品呢?
顯而易見,這類“白粉”食品的生產廠家不僅沒有盡到守護兒童安全的社會責任,而且犯了大忌。這絕對不是什么無心之過,而是毫無底線的險惡用心。此類“有毒”食品要封禁,涉事廠家也要予以追究。而且今后除了要繼續強化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以外,對食品的樣式包裝和形象寓意也要嚴查,絕不能讓“白粉”食品這樣的問題零食侵蝕孩子的心靈。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