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安辦高度重視,部署進一步加強肉類安全監管
●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全面排查,對涉事商家立案查處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盧嘉新張華偉)近日有媒體曝光稱,漳州龍海市的一處生豬定點屠宰場,趁著檢疫人員不在場的時候,宰殺未經檢驗檢疫的生豬,而這些問題豬肉可能流入廈門市場。掌握到這一情況后,市食安辦高度重視,立即部署;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反應,第一時間針對報道中提及的有私宰豬肉流入的“思明區湖濱一里的黃金香豬肉攤點、湖里區金昌路上的土豬肉攤點、夏商中埔蔬菜批發市場的一處門店、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庭蘭土豬肉門店”,進行全面排查。
記者昨日獲悉,涉事的“庭蘭土豬肉門店”此前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11月28日就已經關停整頓;湖濱一里市場內的兩個黃金香豬肉攤點,雖未發現源自漳州涉事屠宰場的豬肉,但因未嚴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無法提供豬肉檢疫合格證、肉品檢驗合格證,或存在檢疫證“一票多用”、目的地與票證不符等問題,在昨日上午的檢查中也分別被立案查處;湖里區金昌路一條支路的鮮豬肉銷售門店的豬肉沒有“兩章兩證”,經營者被立案查處;由于媒體曝光中未直接點出夏商中埔蔬菜批發市場內涉事門店的店名,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對中埔批發市場內所有肉品經營戶進行排查,目前未發現存在問題豬肉。
金昌路支路 查扣近50公斤無法“自證身份”的豬肉
“10日上午,問題一曝光,我們就根據媒體報道的四個重點區域,第一時間布置了全面摸排。”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排查的結果顯示,湖里區金昌路上并無土豬肉攤點。但在金昌路一條支路上,執法人員找到了一家門牌號為“后坑前社429-106”,懸掛著“華安農家園土特產”招牌的生鮮豬肉銷售門店。
據店家稱,其銷售的豬肉都是從華安進貨的,但現場無法提供所售肉品的“兩證兩章”(豬肉檢疫合格證、肉品檢驗合格證、豬肉檢疫合格章、肉品檢驗合格章)。
昨日上午,在這家店內,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屠宰大隊執法人員,現場查扣了近50公斤未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無法“自證身份”的問題豬肉,并對經營者進行立案查處。
湖景市場 對兩家涉嫌違法豬肉攤點開具執法文書
隨后,在湖濱一里的“湖景市場”,執法人員對掛有“黃金香”招牌的兩個豬肉專賣攤位進行了檢查。在“黃金香土豬肉專賣”攤點,執法人員發現,經營者當天在售約200公斤豬肉中,有約100公斤肉品存在票證不符的問題。
“這200公斤豬肉明明是送到湖景市場的黃金香肉品攤點,其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上的目的地一欄卻寫的是廈門市同安區某鮮肉店,肉品和票證對不上。”執法人員指出,這說明經營者未嚴格履行進貨查驗義務。
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該攤點銷售的部分豬蹄表面有明顯破損等感官性狀異常,疑似腐敗變質。為判定其所售是否為不合格肉品,第三方檢驗機構工作人員也現場對該批次豬肉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若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將依法移交屬地監管單位進行從嚴從重處理,對涉嫌犯罪的,還將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同樣在該市場內的“夏商黃金香放心肉專賣店”,經營者也無法當場提供所售肉品的檢疫證明。
對兩家涉嫌違法的豬肉攤點,執法人員現場開具了執法文書,將持續對其進行調查。如后續核實當事人確實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的豬肉,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處罰。
至于媒體曝光中未詳細提及的“夏商中埔蔬菜批發市場內一處門店”,市場監管部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于10日、11日連續對中埔批發市場內30余家肉品經營戶展開了全面排查,并未發現問題豬肉。
來源:廈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