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徐雯)據中國鄉村之聲報道,最近一周,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前后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市場關注的豬肉供給情況進行全面解讀,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又將如何?
近日,國家統計局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剛一公布,就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數據顯示,9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9.3%,其他肉蛋產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肉蛋禽類價格合計對cpi漲幅的貢獻近70%。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9月份,cpi同比上漲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原因是以豬肉為代表的少數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帶來的。
袁達:9月份,cpi同比上漲3%,究其原因,仍是結構性的,主要是在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下,豬肉供應偏緊,豬肉及其替代品價格明顯上漲。
不過根據統計局的數據,從環比來說,雖然豬肉價格仍在上漲,但幅度已經減小,屬于溫和上漲。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流通消費價格處副處長董莉娟:食品中,豬肉供應偏緊,價格繼續上漲19.7%,漲幅比上月回落3.4個百分點。受天氣轉涼需求增加和消費替代影響,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上漲4.0%—7.7%。
從中央到地方,目前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穩定豬肉生產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強供應能力,重點支持生豬養殖能力建設。近期,擬先行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3億元,對符合條件的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和種豬場給予補助。二是投放儲備凍豬肉,穩定市場情緒,發改委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在9月中下旬組織實施了三次共計3萬噸中央儲備。三是下發價格臨時補貼,緩解食品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那么未來一段時間內,豬肉價格是否還有上漲空間?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短期豬肉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唐珂:預計四季度,我國生豬產能下降的局面將會得到改善,但短期內豬肉市場供給依然偏緊,預計元旦、春節前豬肉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走勢,但隨著庫存凍肉逐步出庫、禽肉等畜產品供應增加,畜產品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
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介紹,隨著政府投放儲備肉陸續出庫,會對豬肉市場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馮永輝:眼前對市場價格影響最大的就是儲備肉,天津港現在有不少儲備肉,政府經過招投標后以低于市場價格投放,會影響豬肉價格。
另外,馮永輝也表示,9月份數據生豬存欄量、可繁母豬存欄量下降的幅度收窄,說明市場生豬產能正在緩慢恢復,目前養豬戶補欄積極性不錯,但是受繁育周期和育肥周期的影響,預計明年生豬市場供應將有所緩解。
馮永輝:現在養殖戶補欄積極性還可以,上個月我們檢測到自留后備母豬提高了20%到30%。現在養一頭豬的利潤在3000塊錢,投資在1400元左右,回報率非常高。但是這個影響要到明年才能顯現。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