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衛健部門發出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又到高發期 疫苗接種要盡早
近日,廣西衛健部門發出提示,節后返校師生大量聚集,給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創造了條件,其中手足口病又到高發期,值得家長們關注。此外,登革熱、季節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等不容忽視。
據介紹,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發期為9月至11月,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5歲以下兒童多見,極易在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傳播,極少數重癥病例可導致死亡。接種ev71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此外,日常生產中,家長和兒童都要勤洗手、勤曬衣被。喝開水、吃熟食。經常徹底清洗并消毒玩具、奶瓶等用品。患了手足口病,需隔離治療到癥狀完全消失后7天才能回學校上課,防止傳染給其他同學。
登革熱目前的關注程度比較高,這也是10月份重點預防的疾病之一。人群普遍易感,居家待業和離退休人員多見。二次感染患者,老人、孕婦或嬰幼兒,肥胖或嚴重營養不良者,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易發展為重癥登革熱。預防措施很簡單,首先是滅蚊,翻盆倒罐清積水,清除幼蚊滋生地。同時做好個人防護,如家里安裝紗窗、紗門;睡覺時掛蚊帳;到戶外活動時穿淺色的長袖長褲,裸露的皮膚要噴涂驅蚊劑,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6時是傳播登革熱的白蚊伊蚊的活動高發期,這段時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等癥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并主動告訴醫生發病前15天的外出史。
每年秋季是呼吸系統傳染疾病高發季。預計10月流感活動水平會有所上升。幼兒園、學校、養老院等集體單位發生暴發疫情的風險較大,需要關注。年幼者、孕婦、老人以及有基礎疾病等高危人群應及早接種疫苗,以預防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平時注意常通風、勤洗手、戴口罩。
進入10月份氣溫逐漸回落,但絕大多數細菌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仍較為活躍,細菌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能出現高峰。集體單位食堂以及餐飲業應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從業人員應注意食品操作衛生。市民應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喝開水;食品要燒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飯剩菜、隔夜菜,如需食用,需要徹底加熱。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唾液傳播。被感染后,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腮腺腫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發睪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腦膜腦炎、胰腺炎等并發癥。幼兒園、小學、中學是流行性腮腺炎暴發流行的主要場所。目前以接種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腮腺炎疫苗等方式為主要的預防措施。
每年秋季是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預防措施首先是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傷風感冒;避免煙塵、花粉刺激。此外,堅持適量體育鍛煉:氣溫寒冷時應避免室外活動,可在室內鍛煉。還有就是合理飲食,避免過度疲勞。(記者 葉禎 實習生 陳琳 原文編輯/林家臻)
來源:南寧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