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深入江西名雞產地調查,雞肉貨源充足,價格相對穩定——
消費者可“淡定”吃雞
混養的瓦灰雞。本報記者洪懷峰攝
江西日報記者李穎、洪懷峰文/圖
據省商務廳每周生活必需品監測報告顯示,9月2日至8日,全省肉類零售均價環比上漲1.8%,其中豬肉的精瘦肉價格為43.11元/公斤,環比上漲2.7%。
相比于豬肉,雞肉的價格相對穩定。省商務廳監測發現,今年1至8月,我省白條雞零售均價分別為:20.29元/公斤、20.6元/公斤、20.4元/公斤、20.26元/公斤、20.32元/公斤、20.42元/公斤、20.42元/公斤、21.6元/公斤,價格平穩。
雞肉在我國是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種,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豬肉價格上漲了,那么,我省雞肉的消費和價格有哪些變化?記者前往泰和、崇仁、寧都、安義等江西名雞的原產地進行了調查。
現象:豬肉行情看漲,消費者改吃雞
9月11日,記者走進中國麻雞之鄉——崇仁縣。崇仁縣地處贛撫平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長,為崇仁麻雞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記者一踏入崇仁地界,發現“中國麻雞之鄉”的稱號名副其實。但見山林間、丘陵帶,到處放養著密密麻麻的麻雞。在這里,記者采訪了有“崇仁麻雞大王”之稱的周國文。
“從今年7月開始,雞的市場行情開始好起來了,為了給客戶發貨,我每天都很忙。”周國文告訴記者,現在崇仁麻雞(活雞)批發價每公斤28元左右,零售價每公斤4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批發與零售的價格每公斤均漲了10元左右。
周國文告訴記者,他從事崇仁麻雞養殖30余年,今年的市場行情是歷年最好。究其原因,除了中秋節拉動了消費,主要還是由于全國豬肉價格走高,很多消費者用雞肉替代豬肉,拉動了雞肉的價格上漲。
無獨有偶,寧都縣麒麟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麟生也告訴記者,9月份寧都三黃雞的批發價達到每公斤26元左右,去年同期是18元左右,攤販的零售價格達到每公斤36元左右。
“我養殖三黃雞多年,今年寧都三黃雞(活雞)的批發與零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均漲了8元左右。”江西翠崗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榮生告訴記者,近段時間雞的價格行情確實是歷年來最好的一次。
實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雞的售價總體是穩中有漲。江西名雞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走俏,安義瓦灰雞(活雞)的批發價達到每公斤56元左右,零售價達到每公斤70元左右;泰和烏雞(活雞)批發價達到每公斤120元左右,零售價達到每公斤160元左右,均比去年同期有不低于10%的上漲。
貨源充足:江西名雞銷往福建廣東等省份
雞的市場行情如此火熱,貨源供應能充分保障老百姓吃到雞肉嗎?“這個不成問題,去年全縣飼養麻雞8600萬羽,出欄麻雞8050萬羽,禽肉產量8萬噸。據今年上半年初步統計,全縣飼養麻雞4600萬羽,出欄麻雞4200萬羽。現在崇仁麻雞除了供應本地,還售往廣東、福建、上海、湖南等省市。”崇仁縣委宣傳部部長吳軍明向記者介紹。
黃麟生告訴記者,活雞貨源充足,他家三黃雞常年的存欄量是90萬羽至100萬羽,現在每個月出欄量維持在25萬羽至30萬羽,而且寧都三黃雞養殖戶不在少數,雖然市場緊俏,但不至于缺貨。
“廣東、福建是主要銷售市場,我家每天往廣東拉兩車雞。”黃麟生告訴記者,中秋節前后,活雞銷售進入旺季,消費者吃雞不愁。
安義縣瓦灰雞養殖大戶雷紅梅告訴記者,雖然雞的價格比去年有所上漲,但是不會緊俏到缺貨的狀態。她今年養殖了2萬羽瓦灰雞,主要銷往南昌市內和安義,上海等外省市也有銷售。
那么,江西名雞這波價格上漲行情會持續多久?
“這波行情主要是豬肉價格上漲,消費者用雞肉替代豬肉消費引起的,現在國家層面對養豬政策進行了調整,根據養豬的周期,‘雞情’熱還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周國文認為,現在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正在積極補欄,預計未來價格將總體穩定,江西名雞價格不具備持續上漲空間。
對此,黃麟生持相同觀點。他告訴記者,養雞的企業與養殖戶一定要抓住機會,踩好節點,因為一旦豬肉供應跟上來了,雞肉的消費必然會被抵消,所謂此消彼長。因此,在他看來,江西名雞價格的好行情可能會持續一個養豬出欄的周期,應該在一年左右,但不會一直持續。
記者手記:
“雞情”熱
還需冷思考
今年,崇仁麻雞、泰和烏雞、寧都三黃雞、安義瓦灰雞迎來豐收季,用“崇仁麻雞大王”周國文的話來說,這是30余年來“雞情”最好的一年。
記者注意到,“雞情”向好帶熱了江西名雞的養殖,養殖企業與養殖戶紛紛擴大規模,甚至有河北、貴州等外省養殖戶到江西購買江西名雞雞苗,雞苗價格出現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雞情”熱還需冷思考。因為,養雞是一項看似門檻很低的行業,稍見利潤很容易一窩蜂跟進。這樣發展的結果容易導致養殖戶盲目跟風,漲價就擴大規模,一哄而上;跌價就血本無歸,一哄而散。這對于企業或養殖戶來說,無異于自戕。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必須未雨綢繆。一方面,企業與養殖戶要抓住機會,不要惜售,趁此機會把手頭的雞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要在延伸產業鏈、豐富產品線以及形成特色上下功夫。比如崇仁麻雞養殖戶熊滿根,通過創立江西龍鑫本草麻雞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草藥散養麻雞,每羽麻雞賣到了120元;泰和的梁景湛,通過創立江西汪陂途泰和烏雞發展有限公司,打通產業鏈,產品有熟食、真空包裝雞、冰鮮雞、烏雞膏等,一羽養了400天的泰和烏雞,制作成冰鮮的泰和烏雞后,價格賣到了238元。
任何市場都不可能長盛不衰,“雞情”也不例外。由此觀之,“雞情”熱還需冷思考,江西名雞養殖要跳出漲價——擴規模發展——跌價——賠本買賣的怪圈,期待有更多的“熊滿根”“梁景湛”們出現。
來源:江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