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人因食用野蘑菇導致中毒,經過5天搶救目前未脫離危險,病情令人揪心。昨天,記者在西安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看到,兩臺透析機不停地運轉,醫生正在爭分奪秒與死神抗爭,搶救生命……
夫妻倆誤食野蘑菇中毒
今年39歲的周先生是藍田縣九間房鎮的農民,9月1日到山上放羊時,采了一點白色的野蘑菇,拿回家煮了煮,他和妻子及一個孩子嘗了嘗感覺沒事。9月2日,他第二次來到山上,采了許多野蘑菇,回家煮了一大鍋,全家人一起食用,他和妻子吃得比較多。當天10點多吃過野蘑菇,下午4點多鐘,他和妻子感到頭暈惡心,5點多開始嘔吐,隨即被家人送往藍田縣醫院,9月3日轉往西安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搶救。經醫生檢查,夫妻兩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已經血液透析了5天,兩人仍然沒有排尿。主治醫師徐顥說告訴記者,這對夫妻在發病前曾食用了大量野外采摘的蘑菇,懷疑是蘑菇即毒蕈堿中毒。他們已經聯合多科室全力搶救,但夫妻二人仍未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正在接受救治。
今年5月,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發布過預防毒蘑菇中毒預警公告,公告說,降水充沛,氣溫高濕度大,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也是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多發時期。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議,市民在購買蘑菇等食品時,應到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采購,不在散商游販處隨意購買,并保存好購物憑證。同時,要提高野蘑菇的鑒別能力,不隨意采摘野蘑菇,尤其是不采購、不制作和不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
誤食野蘑菇該怎么辦
食用野蘑菇后,一旦發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進行催吐:如把鹽溶入開水,冷卻后喝下催吐,也可刺激咽喉催吐,然后再就醫。為防止反復嘔吐發生的脫水,還可飲用加入少量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的丟失,防止休克的發生,并撥打12345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如何識別毒蘑菇
昨天,記者了解到,毒蘑菇美麗,多有各種色澤;菌蓋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環和菌托的有毒;毒蘑菇采集后易變色,汁液渾濁似牛奶,多生長在骯臟潮濕、有機質豐富的地方。另外,煮蘑菇時,毒蘑菇能使銀器具變黑;如果加進牛奶,牛奶馬上凝固;放進蔥,蔥會變成藍色或褐色。
來源:三秦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