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距離中秋佳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月餅已經擺上了很多商場的貨架。中秋不僅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全世界華人心目中最具民族情結、最體現團圓祥和的節日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每年都能感受到中秋文化不斷的創新與發展。
前些年的月餅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餡料花樣百出。今年情況如何?對此,評論員徐春暉提前深入市場為我們打探了一圈。
徐春暉:近年來,月餅市場可謂是繁花似錦,各式各樣的月餅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我們眼前。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那時的月餅是用一層薄薄的紙包著,細細的繩扎著,散發出一種誘人的酥香,從中間掰開里面還有水晶一樣的冰糖;而這兩年,月餅市場除了傳統的五仁、蓮蓉、豆沙、棗泥等,又出現了各種新奇的口味,比如鮑魚、牛蛙、小龍蝦、蟹粉、榴蓮、火腿等,甚至各種中藥也都被做成了月餅。
除了新品迭出以外,從今年已經上市的月餅包裝上來看,普遍摒棄了過度包裝,月餅“外衣”走起了輕時尚、重環保的路子,減小體積、減輕分量,回歸淳樸。而在消費方面,由于人們越來越注意養生,所以減鹽、減糖、減油的月餅也成為今年月餅市場消費的一個新趨勢。
此外,今年的月餅市場還突出文化特色,生產富有創意的產品,比如北京地區增加了宮廷月餅、京式月餅的產量;還有印有“哪吒表情包”的月餅,據說這些富有創意的文化月餅頗受消費者的推崇。
今年月餅市場出現的這些特點,既體現了消費市場變得更加成熟與理性,不再過度追捧所謂的“豪華月餅”“天價月餅”;同時也順應了消費者追求健康、綠色飲食的習慣,是一種值得肯定的進步。業內人士也指出,中秋月餅市場已經步入健康、成熟、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這么多年來,不少消費者反映,面對著月餅市場口味、花樣的不斷翻新,怎么吃來吃去還是老式月餅最好吃?所以月餅市場還是要立足傳統,積極創新。
月餅比來比去,比的還是“內在美”。中秋佳節,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說到底,中秋吃月餅,吃的是個團圓味。我想,在中秋節這一個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月夜,一家人圍桌而坐,所吃的那塊月餅,它與天價無關,與豪奢無關,即使是最簡易的包裝,也一定是世上最美味、最珍貴的一塊月餅。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