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自由”還沒實現,眼看“豬肉自由”又成了新的困惑!
家住鄞州的毛女士最近極為無奈,天天都要去趟菜場的她發現,近期豬肉價格直線飆漲,身邊不少馬大嫂們也紛紛叫苦:想不到蒜你狠、姜你軍之后,二師兄的肉比唐僧肉還貴!
記者在多方走訪中發現,豬肉漲價效應已經傳遞至多個終端。一方面,市民買豬肉開始掂量掂量了,甚至轉而選擇雞肉、牛肉、海鮮等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另一方面,豬肉攤主感嘆自己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部分早餐店、餐館也已悄然對和豬肉相關的菜品漲價,還未漲價的餐館不得不采取“縮水”菜量的手段。
1
“馬大嫂”的賬本
見到毛女士的時候,她剛從白鶴菜市場回來,手上大包小包提了不少蔬菜、蝦蟹、雞鴨魚肉。幫鄞州某個會所采買、做飯的她,幾乎每天都要跑一趟菜場。
與往常不太一樣的是,她唯獨沒有買豬肉。這是她本星期里第二次沒有對豬肉下手了,她說:“在豬肉攤位前轉了一圈,想想還是算了。”
毛阿姨習慣了將自己每天碰到的菜價記錄在筆記本上。翻開賬本,豬肉價格的上漲過程被清晰地記錄著,記者選取了近一個月以來,每周一的各類豬肉價格——
8月5日,帶皮后腿肉16元/斤,肋排25元/斤,五花肉16元/斤,精瘦肉16元/斤。
8月12日,帶皮后腿肉19元/斤,肋排30元/斤,沒買五花肉和精瘦肉。
8月19日,帶皮后腿肉20元/斤,五花肉22元/斤,精瘦肉20元/斤,沒買肋排。
8月26日,帶皮后腿肉20元/斤,肋排32元/斤,五花肉23元/斤,精瘦肉21元/斤。
從賬本記錄中可見,如今的價格比一個月前普遍高出5元到7元不等。毛女士告訴記者,比較明顯的轉折點發生在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影響寧波的時候,也就是8月11日之后。
果然,8月12日,各類豬肉的價格都有了小幅上漲,尤其是肋排“躥”上了30元/斤的關卡。包括毛阿姨在內的多位“馬大嫂”都直言:“買了這么多年菜,肋排要賣上30元/斤的,見都沒見到過!”
價格上漲,反映在消費端的直接變化就是市民“看的多,買的少”了。
在中山路的一家三江購物超市里,記者在肉類柜臺觀察了許久,發現不少市民推著購物車打量一番便放下了手中的豬肉。
“最近豬肉是怎么了,價格蹭蹭地往上漲,都快吃不起了。”吳小姐一邊挑揀買哪個部位,一邊口中念叨。她想買一些排骨,但看著價格著實下不去手:“這小半斤一盒要30多元,不曉得6點后有沒有打折促銷活動。”
該超市的工作人員說,最近幾個月豬肉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現在都賣不動了。”家樂福與華潤萬家的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不漲價成本壓力大,但一漲價明顯感覺購買豬肉的人少了。
同時,餃子、餛飩、肉餡包子等菜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余先生前段時間就包了一次餃子,因為是自己家里吃的,所以豬肉選得更精一些,73元的豬肉才包了100個皮,可按照往常,50元的豬肉就能包上100個皮。
吳小姐平日里上班前,就習慣在家門口的早飯攤點前買兩只肉包、一碗豆漿,這兩天,攤主告訴她每只肉包都漲了0.2元,“一天早飯貴個0.4元,雖然沒什么太大的感覺,但實實際漲幅卻達20%。”
“沒什么太大的感覺,但買前會掂量”,的的確確也是受訪市民的普遍看法。
毛女士坦言,因為替會所負責采購、做飯的事,該買的豬肉還是得買,單就家庭消費而言,一個星期吃不上幾頓豬肉,一個月在豬肉上也就多花個七八十元的樣子。
“不仔細算這筆賬,挺容易忽視的。”
2
生煎店的賬本
豬肉價格上漲,相較于消費端,反映在經營端的表現更為激烈一些。
江北白沙菜場內一家豬肉攤位的攤主告訴記者,整豬的進價從6月開始上漲,“那時進價還在12元/斤左右,到了8月就變了。甚至每天的進價就會漲個幾毛,這幾天的進價已經到19元/斤了。”
面對漲價成本的壓力,更令她發愁的是,豬肉賣不出去,“我現在一天的銷量比6月份減少了40%,不敢多進貨。”
對于餐飲門店而言,原材料價格上漲確實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首當其沖的就是小本經營、受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的街邊小店了。記者了解到,部分小餐館已宣布漲價,也有的餐館則還在咬牙硬撐著。
在來福士廣場周邊開了4年的“阿春生煎”,于8月27日宣布原本1元一只的生煎漲價0.1元。
“現在豬肉太貴了,從現在趨勢看后面還要漲。”面對質疑,店長說是迫于成本壓力,“我們4年都沒漲過價,如今不得不漲。豬肉一天一個價,27日的五花肉進價與前一天相比又漲了2元/斤。”
他告訴記者,生煎不同于其他食品,只能用豬肉做,用其他肉類的話一定會影響口感。
采訪中,該鄭姓店長掏出了多年累積下來的賬本。記者看到,今年年初該店的豬肉進價是18元/斤,目前已漲到28元/斤,按照每天用量15斤來算,那么該店一個月的成本便增加了4500元。
“這還僅僅是生煎的成本,紅燒肉蓋飯等其他菜品的成本還不算。”
同一天,寧波有名的生煎店“王大大生煎”也調整了生煎價格,從原來的每個1元一下子上漲到了1.5元。老板告訴記者:“漲價我們也是冒著風險的,好在客人們也表示理解。不過,目前美團外賣上還有優惠:5個生煎4.99元,算下來還沒有漲價。”
位于在鄞州區北明程路上的“三橫王生煎”,工作人員一邊賣生煎一邊向顧客解釋說,現在豬肉價格都漲了,好的豬肉不好進,所以他們生煎、餛飩都不得不漲價了。
生煎由原先1元一個,漲到1.5元一個;餛飩從原先5元一碗,漲到6元一碗。不過,他也表明,如果豬肉價格有落,產品的價格肯定也會相對應地進行調整。
“小楊生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里的生煎早在3個月前就有了提價,原來8元4個的鮮肉生煎已經漲到了9元4個。
事實上,不僅是生煎店,以豬肉為主的不少熟食店、鹵制品店近期價格都有所上浮,“這個漲幅并不大,剛剛夠本,不敢漲多了,不然沒人買。”一熟食店老板表示漲價是迫于無奈。
3
上市公司的賬本
天邦股份是寧波惟一一家養殖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是我國較大的生豬育種、生豬養殖、疫苗和飼料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
在天邦的賬本里,清楚地記錄了過去近一年“二師兄”所經歷的的磨難。
2018年,公司出現上市12年來第一次虧損,其中養殖業務虧損2.93億元。
今年一季度,業績繼續滑坡,又虧了3.35億;
今年上半年,虧損3.67億元,虧損額在二季度大幅下降。
受豬周期低谷影響,生豬價格在2018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5%,整個行業出現虧損。
三季度生豬市場價格有所回升,但從8月份開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養殖戶出于恐慌加快出欄速度,再加上生豬禁止調運,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豬價。全年生豬銷售均價僅12.17元/公斤。
今年年初,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多個省份,全國生豬價格在一二月份因集中拋售又出現大幅下跌。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2019年以來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逐月下降,2019年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5.00%,同比減少26.70%。,豬價在二季度開始進入上行通道。
非洲豬瘟疫情讓養殖企業面臨嚴峻挑戰,提高了行業壁壘,加速了行業洗牌,也為大型企業逆勢擴張提供了機會。
今年8月,在接受多家機構調研時,天邦股份表示,他們對母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已經比較有信心了,可以快速投產。
伴隨著豬價進入上行區間、生豬存欄量逐漸下降,不少生豬養殖企業都開始積極補欄,實現業績與股價的雙料增長。比如唐人神、天邦股份、牧原股份都表示,將新設生豬養豬項目和基地。
到了7月,多家上市豬企更是“笑開了花”。天康生物、新希望、正邦科技三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企業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天邦股份預計,此次能繁母豬的去化程度較大,而生豬養殖和繁育需要一個自然過程,產能恢復將需要較長的時間,預計未來2-3年生豬供應都將處于偏緊狀態,豬價將在高位運行。
對此,天風證券指出,豬肉價格周期是由養殖周期決定的,從能繁母豬角度來看,按照養殖周期其應當領先豬肉價格變化約10個月,數據上也較好地擬合了這一點。截至7月底生豬/母豬存欄量同比和環比跌幅仍未收窄,這說明至少到2020年一季度豬肉價格上行的趨勢大概率不會改變,2019年8月22省市豬肉價格均價為30.2元/公斤,達到歷史高值,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價格或將保持高位。
東南商報記者王心怡謝斌通訊員沈夢潔陳瑩
打響豬肉供應“保衛戰” “子彈”還要再飛一會
今年以來,物價太貴的輿論不絕于耳,繼水果出現大幅上漲后,豬肉也接過了漲價的“交接棒”。
看這幾個月寧波市區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不難看出些許豬肉價格接連抬高的端倪來——
5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2.9%;
6月份,單月同比漲幅有所擴大,達到了15.9%;
7月份,26.5%的漲幅仍居高位,是自2015年以來的單月最高。
對此,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表示,上半年,鮮瓜果、豬肉價格的上漲過快,不僅推高了寧波cpi,也直接影響了我市食品價格的上漲。
不僅是寧波,目前全國的豬肉價格均成上漲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上旬,50個城市監測的29種主要食品價格平均環比漲幅為1.255%,其中豬肉價格環比上漲0.8%,連續4個月出現上漲,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價格平穩。
1.
豬肉漲價背后的原因
豬肉價格高居不下,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豬肉銷售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叫苦不迭,那么導致豬肉價格一直上漲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
就全國范圍內來說,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主要受供求關系影響。去年,因受生豬出欄量增加,市場豬肉供大于求,4月份價格處于下跌趨勢的最低位,而今年受非洲豬瘟疫情、養殖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生豬生產持續下滑,豬肉供應相對偏緊,生豬價格上漲明顯。
“按照生豬的生產規律,從母豬懷孕、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大約需要10個月,去年10月份生豬基礎產能下降,導致今年6、7月份開始,生豬供應減少問題顯現,價格持續上漲。”他表示。
放到寧波來看,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寧波的生豬自給率僅為50%左右,豬肉供應主要依靠外地,從江蘇、山東、河南、江西等省份過來的豬肉占到了大部分。
據市價格監測與成本監審局調查網點數據顯示,我市7月份生豬平均出欄價格19.25元/公斤,環比上漲2.22元/公斤,漲幅13.3%,月內價格自達到19元/公斤上方后維持高位運行,最高達到20.91元/公斤。
從全市豬糧比價來看,7月份比價為9.97:1,高于6月份8.69:1的比價,也高于全省9.56:1的比價,進入紅色預警區域。
市價格監測與成本監審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豬糧比價是指生豬收購價格與玉米批發價格的比值,也是評判本地生豬價格的重要指標之一。
“當豬糧比價在8.5:1~5.5:1之間,處于綠色預警區域,說明生豬價格合理;當豬糧比價在8.5:1~9:1或5.5:1~5:1之間,處于藍色預警區域,說明生豬價格輕度上漲或輕度下跌;當豬糧比價在9:1~9.5:1或5:1~4.5:1之間,處于黃色預警區域,說明生豬價格中度上漲或中度下跌;當豬糧比價高于9.5:1或低于4.5:1,處于紅色預警區域,說明生豬生產價格重度上漲或重度下跌。”
對此,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監測了87家寧波地區生豬大型戶后,給出了他們的分析和解讀:今年二季度以來,寧波本地養殖戶補欄普遍較為謹慎,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數持續減少,自給率持續下降,同時,養殖戶預判價格上漲而惜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2.
市民和商戶有哪些應對措施?
豬肉一天一個價,市民和商戶最直接的反應是,減少豬肉的用量,轉而購買雞肉、鴨肉、牛肉等其他肉類或者魚蝦蟹等水產品。
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對全市2950戶記賬戶報上來的原始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這些記賬戶家庭對豬肉的消費量是同比下降的,其他動物蛋白的消費量同比上升,由此推測寧波市民在家庭消費支出上,普遍減少了對豬肉的購買,將注意力轉嫁到了其他肉類。
記者從寧波市發改委價格監測平臺上看到,以鄞州區白鶴菜市場為例,8月26日的帶皮豬后腿肉20元/斤,豬肋排32元/斤,五花肉23元/斤,精瘦肉21元/斤。而去骨牛筒肉為40元/斤,牛腱子肉45元/斤,牛腩35元/斤,草魚7.5元/斤,帶魚25元/斤,黃魚20元/斤,海蝦35元/斤,雞蛋5.5元/斤。
“當肋排32元/斤的價格逼近牛腩的時候,我會傾向于選擇購買牛腩。況且,最近剛好是吃海鮮的時節。這個階段,漁船出海捕撈上來最多的一般是透骨新鮮的蝦蟹,個頭大的銀鯧、黃魚、帶魚、龍頭魚也能捕上來,價格還比豬肉便宜。”市民毛女士說。
豬肉在線上銷售同樣低迷。
線上買菜app“叮咚買菜”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受整體市場行情影響,app上的豬肉售價相比較前幾個月,平均漲幅在15%左右,即便他們通過各種優惠活動已經將部分豬肉進行讓利,“但銷量相較于其他肉類,仍顯低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民們對app上雞鴨禽類、牛肉、海鮮的需求占比上升,特別是牛肉和雞鴨等禽類,近一個月來銷售量上升超過30%,其次是海鮮,銷售量上升超過20%。
而根據記者走訪的多家商戶來看,不少餐館、飯店不得不采取更換菜品、壓縮利潤等措施來應對高漲的豬肉價格。
一位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豬肉漲價對餐飲行業造成了不小沖擊。就我所知,目前一些中高檔餐廳、酒店要么在菜品設計上減少豬肉用量,用雞肉、鴨肉、水產海鮮等其他原材料替代;要么就漲個幾元,畢竟能在中高檔餐廳消費的,對菜品價格不怎么敏感。”
為此,記者聯系到了金港大酒店負責采購的楊經理。“不同于小餐飲店,我們豬肉是按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進行結算。”楊經理介紹,根據采購數據顯示,4月五花肉的結算單價為11元/斤,8月的結算單價已經漲到了18元/斤。
考慮到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目前菜品的價格并未上漲,但楊經理也直言,如果豬肉價格繼續上漲,不排除使用其他肉類替代,或是使用微漲價的方式。
相比之下,低端消費餐廳日子就更難過了。“低端餐廳是工薪消費,顧客對價格較為敏感,餐館只能拼命壓縮成本,比如采購一些替代品或者熟食的半成品,壓縮相應菜品分量。”
3.
五方面保障豬肉供應
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
為讓民眾盡早吃上“平價豬肉”,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五項切實有力措施,從產、保、供、銷等層面全力支持我國生豬產業的恢復發展。
一是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加快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發放,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生豬調出大縣和養殖場(戶)的支持,引導有效增加生豬存欄量。將仔豬及冷鮮豬肉運輸納入“綠色通道”政策范圍,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對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要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
三是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
四是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五是保障豬肉供應。增加地方豬肉儲備。各地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目前,全國25個省區的疫區已經全部解除封鎖。總體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明顯減緩,正常的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正在逐步恢復。
寧波肉禽蛋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緩解豬肉緊張問題,除了加大本地生豬的收購,市場方面也在從云南、山東等地調運生豬。目前,該市場每天生豬的宰殺量在800~1000頭,加上方興屠宰場1200頭左右、北侖食品公司800頭左右,每天供應寧波市場的生豬有3000頭左右,“目前保障供應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該負責人也指出,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處于歷史低位,豬肉供應偏緊的局面短期內估計難以改變,再加上中秋、國慶等節假日來臨,市民對于豬肉的消費需求只會增不會減,豬肉的價格預計還會往上走一波。
東南商報記者謝斌 王心怡 通訊員沈夢潔 陳瑩
來源:東南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