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 實習生馮馨戈
中秋節在即,月餅批發市場掀起赤身肉搏戰。鮮為人知的是,這是一個兇險和財富相伴的隱秘行業。像賭博一樣,它考驗采購商的眼光、經驗和運氣:如果押中品類,一個月旺季能帶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銷售額;一旦失手,賠掉上百萬元也是業內常態。
6年間,女商戶銷售額從10萬元增至500萬元
“要2500份月餅!這里的市場大嘞很!”8月21日,鄭州市南四環百榮世貿商城,李忠(化名)接了個采購商的電話。
李忠主要經營華美月餅和九頭崖月餅。按照劉大衛(化名)的說法,李忠摘得了去年九頭崖月餅河南區銷售的總冠軍,銷售額達400多萬元。他代理的華美品牌銷售額更為驚人。九頭崖月餅在河南共產生兩個金牌經銷商,劉大衛是其中一個,他在鄭州華南城經營。
“今兒早上,我一個單品賣出去800多提,散餅賣出去10800塊,加起來一共有2萬多塊餅。”劉大衛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今年的任務是200萬元,現在已經完成任務量的50%~60%。”
堵麗芳(化名)被稱作百榮市場里的大戶。她最早在老華中食品城經營,曾連續參加六屆百榮月餅展銷會。堵麗芳回憶說,參加第一屆展銷會時,她的銷售額是10萬元,第二屆增加到30萬元,去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今年她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突破700萬元。
劉大衛曾和其他幾個品牌經銷商聚在一起,對河南月餅市場進行過計算,得出今年河南市場有10億元的容量。
3月起開訂貨會,晚一步就可能喪失市場
今年3月份,曹建峰(化名)就開始參加月餅訂貨會,他備了1000多萬元的貨,20%供給大型商超、賣場。
月餅時令特征極為明顯,晚一步就可能喪失市場。從3月份開始,就有月餅品牌商陸陸續續開展訂貨會,一直持續到夏季。訂貨會上預付貨款后,7月25日左右,月餅就開始慢慢往下鋪,8月1日發貨,出現在鄭州市場的商鋪中,則要到8月3日或者4日。批發環節在8月下旬已經定型,進入銷售尾聲,零售端尚是銷售旺期。曹建峰預測,今年零售端在9月1日之后會進入銷售高峰期,當下正是大宗團購下單的集中時期。
不少批發商表示,今年月餅銷售熱度整體要遲一些,近幾年采購期也由一個月漸漸縮短至半個月。
有人虧損上百萬元,滯銷月餅五毛賤賣
因為銷售周期短、產品迭代快、銷售無法把控,月餅批發就成了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月餅訂貨會實行先打款再發貨的策略,貨賣不完,廠家不接受退貨。
“訂貨會上誰都有看走眼的時候。”曹建峰說,“賠錢的商戶多的是,賠掉100多萬元的屬于正常。”
斷貨也是常態。劉大衛稱,不少經銷商的水果餅目前已斷貨,“鮮果餅今年是新品,又小又貴,訂貨商不敢多訂。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搶,廠家已來不及增加產量。”
賣不出去的貨只能揮淚甩賣。“會有專門的人來收購庫存的月餅,0.5元1個,或者1元3個。”業內人士稱。不過,空盒子會被批發商保留,“明年再花高價買餅,裝到盒子里再賣。”
來源:河南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