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時分,三五好友相約,七八斤小龍蝦上桌,幾瓶啤酒下肚,高談闊論,情思飛揚。長沙人似乎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滿足舌尖、慰藉腸胃的地方。夜晚10時,在“人生一串”里吃著一串韭菜看著美食紀錄片,零點時分在火宮殿里一手舉著糖畫人,一手夾起一塊臭豆腐。 炎炎夏季,這樣的場景在南門口、五一新村、湘江世紀城、坡子街、車站南路等長沙的許多區(qū)域頻頻出現,成為長沙市民熟悉的一道風景線。
餐飲業(yè)作為民生消費的基礎,正成為許多城市點亮夜經濟的切入點之一。而長沙夜宵市場,也一直在領跑長沙人的夜生活。
勁爆:長沙夜宵市場的符號
位于開福區(qū)濱江社區(qū)的岳陽三毛燒烤店,每天晚上七八時門庭若市,老板毛昌進店內店外地招呼著,五六十個餐臺400多個餐位還經常難以滿足到店消費者的需求。人均消費100元左右的客單量,他的生意如同其主打產品小龍蝦一樣紅火到爆。
在對長沙美食、民俗深有研究的媒體人任大猛看來,近二十年來,夜市一直是長沙餐飲業(yè)中有分量的業(yè)態(tài)之一,只是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長沙夜市的活力區(qū)在悄悄地更替著。以前,教育街口的老梅園蝦城曾俘獲眾多吃貨,曾經火爆的“四娭毑”門店如今已門可羅雀,這些變化有城市變遷的原因,也有的是因為經營者沒有跟上新的消費趨勢。
在毛昌進看來,夜市選址,要依托一定數量的消費群體,首選居民聚集區(qū),此外還需要同業(yè)抱團做人氣,其直營店所在的濱江社區(qū),附近就是有十萬戶居民的湘江世紀城小區(qū),還是長沙城管部門規(guī)范的70多個夜市經營點之一,周邊70多家夜市經營門店聯合成立夜市餐飲協(xié)會,在區(qū)域經營配套規(guī)劃、食品安全防控、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護方面,與相關部門進行整體協(xié)調、對接,讓整個片區(qū)的夜宵市場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印象是:整體規(guī)范、停車方便,還各有其美。
提質:“餐飲+文化”升級長沙夜宵市場
有統(tǒng)計顯示,去年國內夜間餐飲消費額較上年增長47%。睡不著的城市人,正在改變城市消費的格局,特別是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夜貓子”們不僅對夜市、夜間娛樂、夜場電影等有著更強烈需求,對于夜間消費品質的要求也在提高。
火宮殿“餐飲夜市+文化夜市”的夜經濟拓展方式,就踩在了這個消費節(jié)點上。如今,晚上10時的坡子街依然人頭攢動,火宮殿成為許多夜游長沙的外地游客和本地消費者的拍照打卡點。記者走進去看到,人群最扎堆的地方,是一排手藝人的攤檔,手藝人將麥芽糖在畫板上三下兩下畫出一條龍,還畫出立體版的宮燈。另一邊,剪紙、捏面人等各種現場非遺物品的手藝制作,也吸引著眾多等位或等餐的消費者。
長沙火宮殿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唐竹青介紹,坡子街是夜市集中區(qū)域,美食各色各樣,火宮殿作為一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餐飲單位,天然有著餐飲與文化相結合的稟賦,將更多的非遺項目引到餐飲消費場所,無論是從經營收入上,還是從文化滲透傳播上,都達到了多方促進的作用,豐富了長沙夜市的特色和內涵。
線上:長沙女性更偏愛網上點外賣
長沙消費者本就青睞夏秋季夜市消費,實體店能滿足消費者邀朋引伴、互動交流的消費需求,線上餐飲夜間消費的增加,則從另一方面拓寬了餐飲“夜經濟”的影響力。
美團外賣對今年上半年晚上9時至次日凌晨4時的外賣夜宵數據統(tǒng)計顯示,長沙夜宵外賣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0%,其中夜宵點餐集中在21時至23時,此時間段的訂單占整體的約70%;在性別上,湘妹子是夜宵外賣的主力軍,超過了50%;在用餐人數上,48%的夜宵外賣來自“兩人食”,33%的夜宵外賣來自于“一人食”。看來,長沙女性才是孤獨的美食家,更偏愛不被打擾、無所介懷地線上點餐、在家食用這種孤高的行為。
烤串、熱鹵、小龍蝦、口味蛇……長沙夜宵花樣繁多,哪樣是長沙人的最愛?美團的數據顯示,長沙人最愛點的夜宵是蛋炒飯,其次分別是土豆、金針菇、蛋炒粉、五花肉、雞腿、娃娃菜、韭菜、腐竹、煎蛋等。
此外,從湖南省內夜宵外賣同比增長的情況來看,懷化、常德、株洲、邵陽和益陽是增長最快的城市。這也體現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王小廣的分析:夜間經濟正在成為提升城市活力、拉動中國發(fā)展的一個新引擎。
記者手記
發(fā)展“夜經濟”,吃貨首當其沖。
我們曾管“夜宵”叫大排檔,現在雅以“深夜食堂”稱之。在任大猛看來,變化的不只是稱呼,還有其中的韻味。
十余年前,長沙人的胃,在夜間有高度的區(qū)位辨識性,吃瓦罐湯的,會尋到黃泥街去覓食;對形形色色蒸菜情有獨鐘的,自然集結在華天紫東閣一帶。東瓜山的炸香腸今天還在,“妹坨”們在南門口一帶毫不矜持猛吸嗦螺的畫面只成追憶。特色夜宵街區(qū)、個性夜宵品種泯然于眾,頗有些遺憾。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yè)被許多城市作為夜經濟發(fā)力點之一。相比其他業(yè)態(tài),夜宵經營的絕大數量是攤檔、露天的形式,如何從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升夜宵市場的品質,夜市規(guī)范區(qū)域的夜間公共配套設施如公交、停車位等,需要相應的策略來促進夜間消費 。
來源:長沙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