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姚倩)7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官網發現,被人民日報曝光的不具備生產配方粉資質的山東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梵和生物”)旗下產品仍有商家在淘寶銷售。
其中,標示為梵和生物生產的倍安寶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售價114.8-208元不等。在產品外包裝上,該產品標有“適宜為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人群提供營養支持”。根據店家介紹,該產品為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適用于有過敏情況的寶寶。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產品外包裝的類別項發現,該產品所屬其他固體飲料。
日前,據人民日報報道,作為固體飲料的雅樂迪配方粉,在包裝上標注“適度水解蛋白配方粉”“適宜為乳蛋白消化不良,乳蛋白過敏高風險人群提供營養支持”。該產品生產企業梵和生物不具備生產配方粉的資質,涉及虛假宣傳。
根據梵和生物官網介紹,該公司是由北京梵瑞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科技型生產基地,專注功能性食品研發、生產、銷售。梵和生物旗下共有嬰智寶、舒兒呔、倍安寶以及敏康特等十余種品牌。
事實上,這并非梵和生物首次陷入虛假宣傳。北京商報記者從裁判文書網了解到,在《沈文超與北京梵瑞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產品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中,梵和生物唯嬰寶以及腹安寶無乳糖營養配方粉經檢測存在虛假標注食品營養標簽的行為,梵和生物作為涉案商品的生產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無“特醫”奶粉的出現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該行業的高毛利讓部分不法企業鉆監管空子以及監管盲點。“特配粉具有一定的市場,但從研發到配方申請整個過程需要花費上千萬元,國內一些企業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專業背景,只能鉆監管空子。固體飲料的成本只需要幾十元,但通過夸大宣傳的方式可銷售至上百元。”
同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這一產品有一定的市場。在高毛利的驅使下,不少企業不惜違法生產銷售產品。“特殊配方奶粉有著較高的申請門檻和臨床試驗,部分生產企業望而卻步。但受利益驅使,部分企業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欺詐消費者。”
據報道,梵和生物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對該公司作出處罰。由于梵和公司不具備生產配方粉的資質,其部分產品質量不合格,以及產品包裝虛假宣傳,梵和生物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相關法律,對該公司做出了行政處罰,沒收12種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以及標簽不合格的預包裝食品包裝罐,并處罰款45.61萬元。
針對梵和生物此次雅樂迪產品的處罰情況、產品仍在虛假售賣的原因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撥打梵和生物聯系電話,截至發稿無人接聽。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