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起訴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體系外生產商紅牛維他命飲料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紅牛”)一案被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的事情,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在7月15日進行公開回應時表示,泰國天絲對紅牛商標享有完整獨立的所有權。
泰國天絲和泰國華彬國際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彬集團”)經歷了口水仗、訴訟、市場爭奪等各種“明爭暗斗”。在長達三年的爭斗中,誰更勝一籌?
官司多被撤回
7月15日,泰國天絲在回復公告中稱,泰國天絲是紅牛系列注冊商標在全球特別是中國的合法注冊人及所有權人,華彬集團阻礙了泰國天絲起訴江蘇紅牛等公司侵犯商標權案件的正常審理。
這里的官司源于一份落款時間為2019年6月24日的法律文書。文書顯示,泰國天絲起訴中國紅牛生產商及銷售商的一起訴訟案件被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對于駁回的原因,文件顯示,紅牛商標權屬之爭至今尚無定論,待裁判生效更需時日。本案商標侵權訴訟又與商標權屬、許可使用期限、合資企業股權結構及經營期限等問題互為關聯,難以單獨先行裁判。
對于這場官司的始末,據介紹,2016年8月,泰國天絲針對江蘇紅牛及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紅牛”)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裁定本案中止審理。到如今被駁回已歷時三年。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泰國天絲第一次被駁回申請。資料顯示,2018年10月24日,泰國天絲發聲明稱,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10月15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2019年5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英特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強制清算申請。
接著,今年5月29日,華彬集團與中國紅牛及英特生物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公開審理。但截至目前審判結果還沒有公布。
而華彬集團主動提起的訴訟更是多以其主動撤訴結束。例如權屬糾紛于2018年8月14日撤訴;2018年9月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提出的特許經營合同糾紛于2019年2月19日撤訴;2016年提起的商標許可合同糾紛于2019年6月公開審理前又一次被撤訴。
對此,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中國紅牛針對泰國天絲提出的多起訴訟在臨近公開審理之前多被主動撤回。這些跡象表明嚴彬(華彬集團董事長)在有意拖延和阻礙泰國天絲此前提起的訴訟的正常審理。
總之,記者梳理發現,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在商標、股東資格確認、利潤分配、合資期限等多個方面有官司糾紛。不過目前來看,這些訴訟或者被撤回或者還沒有宣判結果。
對此,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的官司由來已久,雙方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所以格局不太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紅牛商標最終肯定是要回歸到泰國天絲旗下的,爭議只在于中國紅牛的合資公司究竟是20年的期限還是50年的期限。而他認為50年期限的可能性更大。
市場爭奪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系列訴訟之前,雙方的爭奪主要表現為口水仗。據介紹,雙方都曾不斷爭論是“20年經營期限”還是“50年經營期限”。如今幾年過去了,無論是哪一方主動發起的訴訟多以撤回結束,這使得“劇情”更加撲朔迷離。
同時雙方的爭奪戰也慢慢從法律層面延伸到市場層面。從去年開始,泰國天絲將推出“第二紅牛”的說法就在坊間流傳,關于這個產品,當時的經銷商知之甚少,一切都是“秘密”。終于,今年5月,泰國天絲旗下的安奈吉產品在“千呼萬喚”中上市鋪貨。
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安奈吉已在我國華南和華東多個城市進行鋪貨,這款創新的紅牛產品已經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喜愛,未來將逐步實現全國覆蓋。
安奈吉青海地區經銷商也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今年6月22日到貨的9000箱產品,目前只剩了600箱,其余都已經售完。此外,他還表示,不只青海省如此,西北幾個省份的安奈吉產品也都已斷貨。
不過,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卻并不看好。他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從市場走訪的數據看,安奈吉上市一個多月以來銷售并不景氣。一方面安奈吉的品牌宣傳做得不好,另一方面它的口感也不被認可,這會導致產品的復購率很低。
關于安奈吉口感的質疑確實頻見報端,對此,中國商報記者致電安奈吉產品相關負責人,對方并沒有直接回應,只是說安奈吉產品添加了西洋參提取物,相信一定能為消費者帶來高品質體驗。
“據我估算,安奈吉2019年的收入最多能達到2億元,而中國紅牛在運營團隊、渠道、客戶等各個方面都占優勢。”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如是說。
不管安奈吉的銷量究竟如何,安奈吉上市確實給中國紅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實際上,安奈吉銷售團隊的很多人員都來自華彬集團。據華彬集團某會議上流出的消息顯示,從去年1月到今年4月,華彬集團共離職了3200名員工,很大一部分去了安奈吉銷售團隊。
而華彬集團也一直在“抵抗”,不管是核桃乳飲料的上市還是紅牛販賣機的設想,華彬集團對于提升業績有很多想法。畢竟,華彬集團曾經提出旗下紅牛品牌2017年實現500億元的目標,卻終究落空。因此,定一個針對集團整體更大的目標是華彬集團的如今之計。
此外,華彬集團日前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業績被認為是其最有力的回擊。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華彬集團銷售收入為150.3億元,其中兩個功能飲料品牌銷售收入合計147.2億元,同比增長了3.5%。其中紅牛產品銷售收入為138.9億元,戰馬產品銷售收入則與去年全年持平,達8.3億元,同比增長了47%。
作為曾經廣受詬病的“備胎”產品,戰馬去年一改頹勢。今年5月30日,華彬集團旗下的三款戰馬牌牛磺酸系列飲料均通過了保健食品批件注冊,這也意味著“戰馬”終于獲得了俗稱“藍帽子”的標識。
朱丹蓬表示,在市場爭奪層面,華彬集團旗下的戰馬產品在今年應該能達到15億-16億元,上升到功能飲料市場的第二梯隊。而相比而言,安奈吉靠挖人來打通市場的做法不是長久之計。
針對官司撤回以及如何應對安奈吉上市等問題,中國商報記者曾致電華彬集團相關負責人,但截至記者發稿并沒有收到對方任何回復。
來源:中國商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