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近日公布,低溫鮮奶成為乳制品行業最大的黑馬,618的銷售額與去年雙11相比漲幅超250%。其背后是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發力低溫乳品,布局線上線下渠道。作為平臺方的天貓也有意進入低溫乳品供應鏈。
數據顯示,低溫奶是很多國家的基礎消費品,在日本和美國的液態奶產業中占比分別為76%和95%。受制于奶源分布不均、運輸半徑大等因素影響,中國這一數字僅有17%,常溫奶占據絕對優勢。
從去年起,頭部乳業品牌陸續布局低溫奶市場。2018年初,蒙牛推出3個鮮奶子品牌;同年4月,光明在原有鮮奶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推出減脂和濃醇兩款新品;伊利的鮮奶品牌也在哈爾濱運營,以入戶訂奶為主,同時配合其他零售渠道。
線上渠道也是如此。據天貓介紹,一直到去年5月,平臺上銷售低溫奶的品牌商家數還是零。天貓通過線下的市場走勢和線上消費者調查發現,用戶對于牛奶有更高的品質要求,消費在升級。而在頭部品牌的投入下,冷鏈問題逐步得到解決。2018年8月,天貓將低溫奶作為單獨類目進行運營。到2019年618前,已有超過120家品牌和商家在天貓銷售低溫奶。
對于乳企扎堆開拓線上低溫奶渠道,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盡管光明、衛崗等乳企很早就有送奶到戶模式,但隨著線上平臺崛起,線下消費者出現老齡化跡象。更多乳企希望能在開辟市場之初,集中找到低溫奶潛在消費人群。618期間,光明低溫奶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70倍,同時帶動光明隨心訂旗艦店的銷售額增長。
據了解,目前天貓上的低溫奶品牌從江浙滬、京津冀、廣深地區,拓展到了武漢、成都、重慶、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訂單量逐漸上來后??梢酝苿游锪鞴救ゲ季?。”天貓乳制品行業負責人表示,隨著傳統大牌加碼低溫奶線上市場,預計未來一年,這個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天貓也在嘗試孵化相應的物流服務商,為商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