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將要告別一次性餐具?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從7月1日開始,上海外賣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叉子、刀等餐具,違者,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這一規定引發網友熱議,有不少網友認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符合環保理念,應該支持;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不提供餐具,肯定會影響用餐便利。對此你怎么看?
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減少一次性餐具,契合環保理念
天氣炎熱不想出門,宅在家里懶得做飯,在這些時刻點一份外賣送到家,可以說是當下再日常不過的體驗了。因此在網絡中也有了一句這樣的調侃——被外賣改變的現代人生活。然而,當外賣漸漸成為現代人消費習慣的同時,外賣一次性餐具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是不可小覷的問題。
外賣中的一次性餐具,往往具有比較零散、不易回收等特點,尤其是考慮到近些年來外賣行業的發展,這使得外賣一次性垃圾所造成的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上海此次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外賣商家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實際上也是從源頭減少一次性餐具的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的調查當中,大多數受訪者對外賣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都是表示支持的態度。這也表明在倡導綠色生活、低碳生活的今天,環保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而從政策層面推動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對于培養消費者的節約意識,避免浪費、保護環境都有促進作用。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