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5月最后一周的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5元/公斤,同比漲幅達28.6%,仔豬價格同比漲幅卻達到了63.1%。導致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為國內生豬存欄量的大幅下跌,導致豬肉缺口增大。雖然2018年的生豬價格并不理想,但是我們依然從國外進口了120萬噸豬肉來滿足國內的需求,2019年生豬存欄量大幅下跌,以及下半年我國將有650萬噸豬肉缺口,而到了2020年這個缺口將進一步葬經至880萬噸。
如此巨大的豬肉缺口,再加上非洲豬瘟影響下,養殖戶復養難度大,復養積極性不高,還有很多豬場因為非瘟清場進了銀行的恢復,復產幾乎無望,短時間內這個缺口很難不上。面對下半年650萬噸的缺口,豬價上漲在即,有專家說藥用三方法來緩解豬肉缺口,阻止豬價的上漲
方法一、進一步增加進口肉
目前來看,最直接、最快速解決國內豬肉缺口的方法就是進一步增加進口肉,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國家,但是國內生豬一直無法滿足需求,缺口一直由進口肉來彌補。目前我國的主要豬肉進口國家為歐盟、美國等,下一步可能會進一步增多進口豬肉的國家。
率先做出反應的說就是阿薩克斯坦,有消息稱哈農業部副部長已經同我國海關總署進行了會談,而且我國也同意針對改國籍的養殖加工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相信這只是進口肉的一個開始,后續會有更多的國家為我們提供進口肉,滿足國內需求。
方法二、加快研發“人造肉”
目前的人造肉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對植物蛋白進行加工,制作出的“素肉”,有肉的口感和樣子,但實際上時名副其實的“假肉”;另一種是通過對細胞進行培養,在實驗室的條件下用培養液養出來的肉,而這種肉從成分上同肉非常接近,口感也更好一些。
在國內短時間非洲豬瘟無法控制,生豬存欄恢復受阻的情況下,有專家建議加大“人造肉”的研發,用其它肉類食品代替豬肉,滿足國內豬肉需求。
方法三、努力發展養禽、肉牛羊產業
非洲豬瘟影響的是國內的生豬養殖行業,但是其對養禽、肉牛羊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影響,雖然我國目前多數人的消費習慣為豬肉,但是當豬肉價格昂貴時勢必會向著低價的雞肉和相對價格穩定的牛羊肉轉變,所以專家建議應努力發展家禽、肉牛羊產業,用其它肉類來填補非瘟導致的豬肉缺口。
來源:今日頭條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