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起,將在7個市(州)19個縣(市、區)以及11個國有農牧場開展農作物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通過整作物連片集中推進,實現減肥增效、提質環保的目標。目前,該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了負增長。
據了解,此項行動分為試點先行、擴面增效和提檔升級三個階段,將持續至2023年。到2023年,青海將力爭農作物有機肥替代化肥全覆蓋,實現綠色防控全覆蓋,農藥使用量減少60%以上,全域內種植業基本實現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全面構建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技術體系。
據介紹,結合青海種植區域特點,主要通過有機肥替代化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有機肥+配方肥技術”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技術、“有機肥+配方肥+化肥技術”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技術等三種技術路徑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
青海生態特殊,被公認為世界四大超凈區之一,具有發展綠色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存欄牛羊2000多萬頭只,擁有2800余家規模養殖場,年可提供有機肥原料1500萬噸左右,是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最適宜地區之一。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對青海加快建設全國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和重要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十分有利。
在此項行動推進過程中,對因成本增加、產量減少等帶給農民的損失,將給予適當補貼。補貼范圍涉及有機肥替代化肥和有機葉面肥增加的生產成本、化肥農藥減量造成的農作物產量損失補貼、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的部分補貼、促進產學研用結合補貼等四個方面。其中,農作物減產補貼將通過“一卡通”直接補貼到戶。
此外,青海還建立了突發重大病蟲草害和農產品市場風險防控預案。嘗試將試點地區的試點作物全部納入農業保險范圍,確保農民減產不減收;并鼓勵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直接簽訂優質農產品產銷合同,協商制定價格,加強優質農產品產銷銜接,防止優質農產品出現“賣難”。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