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昨天在京(20日)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對2018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價格、貿易等總體形勢進行了回顧和分析,對2019及未來10年農產品市場走勢進行了展望。
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糧食生產將保持穩定,農業保障能力和質量效率進一步提升;農產品消費升級繼續保持較快勢頭;國內外農業融合互動進一步增強;農產品價格總體平穩,部分品種市場波動風險較大。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唐珂:2019年中國稻谷、小麥種植面積將穩中略減,稻谷總產量預計仍保持在2億噸以上,優質稻谷和專用小麥種植面積繼續增加。玉米面積繼續調減,消費增速放緩,預計2019年玉米播種面積將小幅調減。大豆生產將較大幅度增長。受益于大豆振興計劃實施,預計2019年大豆種植面積有望增加約1000萬畝。棉油糖產業進一步提質增效,預計2019年棉花面積下降2%。肉類產量下降,蛋奶產量增加。預計2019年肉類產量下降3.5%,下半年豬價可能出現較大漲幅。水產品產量穩中略增,成本推動價格上漲。
唐珂介紹,未來10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品牌化、國際化水平將顯著提升。首先,農業提質增效明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其次,農產品消費總量增速放緩,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明顯。再次,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融合互促,中國農產品進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最后,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成本推動價格總體趨漲。
唐珂:稻谷產量維持在2億噸以上,庫存消化加快。小麥播種面積將穩定在3.6億畝左右。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都將呈現恢復性增長,預計玉米自給率保持在97%以上。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增加2400萬畝。油料生產和進口規模均略有增加,棉花面積產量呈下降趨勢,食糖產需缺口呈擴大趨勢。設施蔬菜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蔬菜出口量年均增長3.5%。水果轉型升級加速。豬肉產能呈先降后增趨勢。展望中期隨著疫情防控水平的提升,生豬產能恢復較快,展望后期生產將平穩發展。豬肉進口量展望前期預計將創新高,展望中后期將會回落。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