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份以來,寧夏銀川市蔬菜價格持續走高,根據物價局發布的28種蔬菜市場平均零售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4月份較2018年4月同比價格上漲的有23種,其中漲幅較大的有西紅柿4.8元/斤(3元/斤,括號內為2018年4月份價格,下同),同比上漲60%;青椒6元/斤(4元/斤),同比上漲50%;蒜苔6.4元/斤(4元/斤),同比上漲60%;菜花4元/斤(2.7元/斤),同比上漲48%;生筍3.5元/斤(2.4元/斤),同比上漲46%;油菜3元/斤(2.1元/斤),同比上漲43%;青蘿卜2.2元/斤(1.6元/斤),同比上漲38%。
據了解,造成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一是銀川市冬春蔬菜70%為客菜,由外地調入。蔬菜大多是遠距離、長途跨區域運輸,基礎能源消耗難以遏制地成倍增長,剛性成本居高不下,流通中間環節過多,導致菜價高位運行;二是外省蔬菜產地價格同比上漲,導致本地菜的價格也隨之上漲;三是北環蔬菜批發市場進貨量明顯減少。據監測,2018年4月份北環批發市場平均每日蔬菜的進場量為1600~1800噸,2019年4月份平均每日進場量800~1000噸,少了近一半左右;四是銀川市政府儲備調控菜投放截止到3月份,受投放結束效應影響,價格開始反彈。
面對銀川市蔬菜價格持續走高,銀川市商務局將積極采取措施,為市民“菜籃子”提供保障。一是引導銀川市大中型超市進一步加大“農超對接”,在全國蔬菜產地設立收購站點,加大直采直銷比例,降低流通成本,減少中間環節,從而降低蔬菜價格;二是協調大中型連鎖超市適時推出特價菜,讓利于民,為廣大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三是協調北環蔬菜果品綜合批發市場、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增加蔬菜調運量,確保銀川市蔬菜供應充足;四是引導銀川市符合條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與區域性產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對接,自建采購與物流中心,使之成為價格發布、信息傳遞、產品集散和綜合服務的中心,通過信息系統、質量檢測系統、電子結算系統以及加工儲藏等配套功能,進一步提高市場服務、輻射功能;五是會同農業農村、物價、調查隊等部門,加強蔬菜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信息監測,強化對蔬菜生產、市場和價格走勢的分析預警,積極引導蔬菜種植戶、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和經營活動,穩定市場預期,確保蔬菜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